第18頁 (第1/3頁)
任浩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竇融之外,跟隨劉秀打天下的許多功臣也明白已經到了該退休的時候。他們主動提出交出兵權,劉秀也為他們安排了優厚的生活待遇,讓他們離開職位,到自己的封地去養老。就這樣,跟隨劉秀打天下的功臣都得以善終,這在歷史上極為罕見,劉秀異於其他開國帝王的寬容由此可見一斑。 帝王的姿態與無奈
做了皇帝的劉秀依然延續著他以寬柔治天下的執政風格。為了緩解民眾的生活壓力,樹立新政府的良好形象,他開始節省朝廷開支,樹立簡樸風氣。為了以身作則,他將異國獻來的千里馬用來駕鼓車,將寶劍賜給騎士,而自己不聽音樂,不碰貴重物品。另一方面,針對戰亂之後地廣人稀的現實情況,劉秀下令合併州縣,裁減官員,四百餘個戶口稀少的縣因此被合併,大批閒置官員被辭退,國家開支得到大幅削減。與此同時,他將十分之一的田租減為三十分之一,又下令禁止虐待奴隸,免奴婢為平民,大赦天下,救濟鰥、寡、孤、獨和生
活不能自理者,積累了充裕的糧食,並讓民眾對政府有了更多信心。
現在劉秀開始樹立法律權威與社會規範,他對嚴格執法的官員們表現出極大的支援,即使當他們不給自己或是宗親留情面時,也儘量給予諒解和寬容。有一次他外出遊獵,到夜間才回城,結果被一個守門官員關在門外,他只得繞道從另一個城門進城。第二天,當劉秀聽到那個閉門不開的官員對他遊獵過度、將國家社稷置於腦後的指責後,賞賜了這個官員,並對另一個開啟城門的官員給予降職處分。
另一位硬脾氣的官員是擔任洛陽令的董宣。他發現一個殺人兇手是劉秀長姊湖陽公主的奴僕,於是在大街上攔住湖陽公主的車馬,逮捕了那個奴僕並當眾處死。湖陽公主認為這種做法讓自己的威嚴受到了嚴重損害,在她的強烈要求下,劉秀將董宣召來,命令他向公主認錯。但董宣堅持自己沒有任何錯誤,以至於在柱子上撞得頭破血流也決不妥協,劉秀對此毫無辦法,只得讓董宣離開,並在事後為他的嚴正執法給予賞賜。湖陽公主為此感到奇怪,劉秀在做白衣平民時也曾經暗藏過逃亡者和犯死罪的人,而且沒有官吏敢上門捉拿,她不明白為什麼弟弟當了皇帝之後反而連洛陽令也無法對付。但劉秀向她解釋說,正因為自己做了皇帝,反而不能像做百姓時那樣為所欲為,必須更加小心。
除了劉秀本人小心翼翼外,一些聰明的皇親也時刻注意謹慎處事,並得到了劉秀的支援。立國後的一天,陰麗華的母親和弟弟被強盜殺害了,悲傷的劉秀將陰麗華的弟弟陰就封為宣恩侯,又準備給她的哥哥、侍中陰興也封一個侯。印信綬帶都已經擺到了陰興面前,可他卻極力推辭,說自己沒有衝鋒陷陣的功勞,而陰家的人裡已經有好幾個人被封爵位並賜與土地,這會引起天下人的不滿,所以決不能接受。劉秀很讚許這個舉動,不再勉強他。當陰麗華問起兄長這樣做的原因時,陰興感嘆外戚之家最致命的弱點就是不知謙退,卻不知道富貴有極限,人生應當知足,盲目奢靡誇富只會引來災禍和天下人的非議。陰麗華被他的話深深打動,始終不曾為親屬求官爵。
為了將更多智謀之士吸收到自己的政權中來,劉秀努力搜羅四方名士,希望他們能為自己出謀劃策,同時也提高政權的號召力。這是一個湧現名士的時代,許多人以他們超然世外的風度和難以捉摸的智慧為人們所仰慕,而隱逸山林、拒絕與政府合作的經歷則更使他們成為人們公認的第一流名士。
嚴光嚴子陵就是這樣一位名傳千古的著名隱士。他是會稽人,曾經是劉秀的同學,但當稱帝後的劉秀尋找他時,卻發現這位昔日同窗早已經隱姓埋名躲得無影無蹤,只得發下畫像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最後終於在一條河流邊找到了身披羊皮、常在河邊釣魚的嚴子陵。幾經努力之後,劉秀派去的使者終於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