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並非運氣使然 (第1/2頁)
肥美的韭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來,許秋還打算和學姐來一場深入的交流,關於“非富勒烯衍生物”方向。
卻沒想到她只是有一個初步的概念。
這還討論個哦。
此情此景,很像是當初她提出將鈣鈦礦材料,融入有機光伏體系中一樣。
那時候,她也是隻提了一個概念,後面的內容都是許秋來開發出來的。
不過,一向鹹魚的學姐,居然肯從二區灌水的舒適區中走出來,也是一件幸事。
倒也不能為此去打擊人家。
還是沉默以對吧。
……
許秋將學姐提出的幾點文章已經修改完畢後,去實驗室裡找韓嘉瑩。
此時,她正在測試器件,從旁邊基片堆疊的狀況來看,應該快要測完了。
一般在器件測試前,都會比較在意基片表面的保護,一片片的都要正面向上,整齊碼好。
但對於測完的基片,尤其是效率很低的,擺放起來就會隨意很多,因為可能再過不久,它們就要被回收了。
有機光伏領域,主要的實驗工作還是材料的合成,以及器件的製備與條件最佳化,這兩者的變數比較大。
至於其他的表徵方面,實驗操作相對固定,只要不出現重大的失誤,那麼測出來什麼,基本就是什麼,主要看研究者怎麼去分析實驗資料。
因此,在合成完一批材料後,韓嘉瑩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製備器件、測試器件。
“如何,快測完了嗎?”許秋問道。
“快啦,我先測的是師兄的四個體系,最高效率是98,沒有你之前做的高。”韓嘉瑩道:
“不過,四個體系效能變化趨勢和你得到的基本一致,都是隨著支鏈碳原子個數的增加,效率先升後降,2od側鏈是極值點。”
“趨勢一樣就行,效率高一點低一點都沒關係的,再說了,你用的是鋁電極,而非銀電極,效能低也正常。”許秋道:
“那麼,你的兩個體系p3t和p5t呢,變換了支鏈,器件效能上,有沒有什麼明顯的改變。”
“p3t的體系,效能變化不大,隨著側鏈縮短,效率從620到了642,”韓嘉瑩道:
“但是p5t的體系,改變還是挺明顯的,隨著側鏈變長,效率從401,躍升到了588。”
許秋思考片刻,說道:
“這個現象還挺有意思的,看來對於p5t體系來說,側鏈改變前後,剛好是一個重要的臨界點,而p3t體系並不是。
p5t有些類似於我當初p4t的體系,後者是側鏈從2hd,變為2od,效率大幅提升,再到2dt,效率小幅下降。”
“師兄,這個發現,是不是也能發一篇文章吶。”韓嘉瑩道。
“想多了,並不能,你呀,整天想著文章文章的,”許秋笑道:
“這個發現的分量還不夠,只是描述了一個現象,最多變為一句描述,寫在文章裡面。
除非我能分析出來,造成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那樣的話還差不多,但我現在並沒有這個能力。”
“這樣啊,”韓嘉瑩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說道:
“可我記得陳婉清學姐,她打算做p4t-2od結晶性,隨處理溫度變化的實驗,那個不也是描述了一個現象嗎?”
“不太一樣,”許秋道:
“因為她可以結合光吸收光譜、透射電鏡、原子力顯微鏡、掠入射x射線衍射等表徵手段,進行綜合分析。
換種說法,就是她能做的表徵多,能講一個完整的故事出來,而我的這個發現,只是故事的一個開頭。”
“我好像明白了,看你當時說話的語氣,還以為又一篇文章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