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第2/2頁)
黃如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初太尉是僅次於太師,高於太傅的正一品榮銜,後不設。南宋作為最高武銜,正二品。和秦檜一樣,當階官分別超過了文官和武將的極品後,就開始加正一品榮銜。
5樞密副使:樞密院副官,嶽飛曾短暫出任,但由於沒有加參知政事,所以也並非真宰執,更多隻是個榮譽。
6京西湖北東路宣撫使:戰時設定的地方長官,由朝廷派出協調相當於今河南、湖北兩省的一切軍政事務。按理說這種職務比漢刺史、唐節度使實權更大,但由於宋朝的社會基礎進化後,並未出現過地方官專權。有些現代人設想嶽飛有機會在鄂州自立,其實他的基礎比吳曦都還差得遠呢。
7神武后軍都統制:差遣。神武后軍這支部隊的軍事長官,直接率領該部,這才是嶽飛的實際工作崗位。
事實上,他們還有一些上柱國、大將軍之類的勛官,不過在宋朝實在沒什麼用,一般的史料都懶得記載了,只有司馬光在自己作品上署名時才會一個不落地寫上去。
那宋朝是不是真的冗官冗兵?先用資料說話,據《元豐類稿&iddot;議經費》:&ldo;景德(宋真宗年號)官一萬餘員,皇祐(仁宗)二萬餘員,治平(英宗)並幕職州縣官三千三百餘員,總二萬四千員。&rdo;也就是說宋朝官員大約二萬,而總人口約一億,官民比約1:5000,這實在是一個非常低的官民比。那為什麼總有人說冗官呢?無非是官制複雜,很多人一看眼暈,便產生了一種官很多的錯覺。但實際上一個人就要加七八個官銜,所以官名雖多,當官的人卻未必真多。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