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第1/2頁)
黃如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許大多數人並未意識到,這是人事制度史上的一次重要飛躍。
宋太宗設計的官制中,不僅是榮寵的高官,而是所有官吏都有虛銜和實職。實職是具體的職務,也有品階,但一名官員的級別並非由正在擔任的實職而是由其虛銜決定的。所謂虛銜,正式的名稱可為散官、階官、寄祿官等,顧名思義是決定其俸祿但又無實掌的官階。比如一個人當了一段時間的官,論年資應該晉階,但暫時沒有上一級職務空出來。沒關係,繼續擔任原有實職,虛銜按規定晉升即可,官階、俸祿就都上去了。同樣,如果一個人資歷很深,職務很高,但需要更合適的新人來接替實職,也不需要降人家的級,帶著高虛階去擔任其他低品級的實職即可。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非常靈活的人事體系。
當然,宋朝的官制遠非一個虛銜、實職就能概括,還有榮銜、爵位、勛官、加官、差遣等許多名目。到後來實職(本官、職官)也虛化了,臨時的差遣才是實際崗位。我們現在看史書,一個人前面的頭銜一長串。比如翻開《資治通鑑》,第一行便是作者自稱&ldo;臣奉敕編集&rdo;,姓名前面有九個官銜共五十二字。很多人一看就眼暈了,連連驚呼:&ldo;宋朝官制這麼複雜,管理能不亂嗎?&rdo;當然不會亂,官銜再多再複雜,只要有一套明確的規則,自然能井井有條。有宋三百二十年,從未聽說出現過人事管理混亂的例子。事實上,這套官制並不複雜,我們不妨舉兩個例項來說明。
先看一個文官的例子:太師、魏國公、觀文殿學士、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秦檜。
1太師:正一品榮譽加銜,不實掌任何事務。秦漢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品秩和實權均為極致。隋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班秩在宰相、親王之上,榮寵猶在,但已無實權(實際上不先當十幾年宰相也別想混到這樣的榮銜)。這個放在最前面的虛銜代表了秦檜的級別地位。事實上三公已經不是一般的階官,文職階官最高只能到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秦檜是在擔任多年宰相後,步步晉升至這個最高榮銜的。
2魏國公:爵位。相當於一種很高階的虛銜,也沒有任何實務,但爵位不退休,可以帶進棺材。不過前代的爵位可以世襲,宋代爵位一般只能終身。
3觀文殿學士:文官常見加銜,正三品。
4尚書左僕射:理論上是實職,但南宋的實職(本官)也已經虛化。左僕射僅僅作為諸位同平章事中首相的象徵,但前提是有同平章事這個差遣。
5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政事堂議事以及輪值政府正印的資格,加上才是真宰相,宋初無定員,後慣例加於左、右僕射為首相和次相。這便不是一個職官,而是差遣。
6樞密使:最初樞密院長官單列,南宋以來常由宰相兼任,樞密院的日常事務則由副官主持。
這是一個官至極品的例子,三品以下的官員就沒那麼多榮譽加銜,一般就三個職務:虛銜、本官、差遣。虛銜是級別,本官是正式編制,差遣是臨時指派的崗位。這個所謂的臨時往往有個三四年,後來逐漸形成任期制度,所以天下的地方官均為權知。
再看一個武將的例子:少保、武昌郡開國公、鎮寧、崇信軍節度使、太尉、樞密副使、京西湖北東路宣撫使、神武后軍都統制嶽飛。
1少保:正一品榮銜,和秦檜的太師一樣,只不過嶽飛三十多歲就被搞死了,多活幾年應該也有機會混個太師噹噹。儘管嶽飛從沒當過真宰相,但由於有了少保虛銜,也被尊稱為嶽相公。
2武昌郡開國公:爵位,同上例。
3鎮寧崇信軍節度使:在唐朝令皇帝聞風喪膽的節度使,不過放心,在宋朝只是武將常見的從二品虛銜,沒有任何實務。
4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