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這又從何說起呢?&rdo;
&ldo;因為根本就沒有那兩份兵力分佈圖哇!&rdo;富田利明道,&ldo;聽說這小子一進去,就給扒光了沖水,連他身上的皴皮都沒放過一塊,赤條條給審了七八十天,翻來覆去只說上當,人已經瘋癲了。&rdo;
駒正春聞言至此,已大略知其首尾,忽然有一種落寞無助之感。如果富田利明所言不虛,則的確很可能正是那個暗中出資千萬美元、款通大陸當局的人士在幕後操盤,兩面放出訊息‐‐一則讓&ldo;國府&rdo;最高層相信確有&ldo;周鴻慶&rdo;其人攜帶軍情、假道日本、前來投靠;另方面則將部分聯絡暗號洩露給&ldo;老爺子&rdo;,假老漕幫厭兵惡戰之手以除之,最後犧牲掉一個&ldo;周鴻慶&rdo;,進一步再借&ldo;老頭子&rdo;的不測之威整肅了&ldo;老爺子&rdo;。
&ldo;你既然是李老前輩的朋友,我私下勸你一句話:此案不必再查下去了‐‐再查,是會送命的。早在你前一次找上我之前一年‐‐也就是&l;周鴻慶&r;被押回大陸之後沒幾個月‐‐&l;太子爺&r;已經派過一個神秘人物來日本調查了一趟。原本可能只是想找回那兩份兵力圖,結果卻有了別的發現……&rdo;
無論富田利明或者駒正春,原先都不知道&ldo;太子爺&rdo;派的這個人就是魏三爺在我臨行之前提到的龍芳。
和幾乎所有早年政府所培植的電影製片人一樣,龍芳也是行伍出身,畢業於中央警官學校,在大陸時代曾經參加過政治大學人事行政班的訓練課程,而後遭逢抗戰,分別在南京和重慶的&ldo;力行社&rdo;外圍組織幹過特務工作。抗戰末期聯勤總部設有特勤署,龍芳身兼總務、人事兩科科長‐‐一手抓錢、一手抓人,這是特務組織中常見的情況,主要還是保密所需,能將權責集於最少數的自己人最好。民國三十六年,龍芳率領聯勤康樂隊到臺灣。未幾,該隊便改隸&ldo;國防部&rdo;總政治部,成立康樂總隊,龍芳是為總隊長。從改隸、擴編到任官,可以說全是&ldo;太子爺&rdo;身居幕後、一手促成,隊中上上下下‐‐包括廚丁車夫在內‐‐通通都是情報人員;表面上嬉笑唱做、自娛娛人的歌舞演員所事者充其量可稱之為&ldo;文宣工作&rdo;,實則他們正是&ldo;太子爺&rdo;效法戴笠所栽培出來的耳目。
龍芳之所以會投身電影界,有兩個背景。其一,早年政府旗下最重要的電影機構‐‐&ldo;中央&rdo;電影製片廠(後改為公司)‐‐的董事長、常董,皆與&ldo;太子爺&rdo;所親近的領導人物有關,如王新公(衡)、馬星野、戴安國、俞國華等。此外康樂總隊本身也拍過些載歌載舞的所謂&ldo;康樂片&rdo;,頗受苦無視聽之娛的軍士們喜愛。龍芳遂知此中學問大矣,乃向&ldo;太子爺&rdo;自薦,願&ldo;常在電影界效力&rdo;。
他的確不是因為看上了銀幕所敷衍的浮華聲色而自甘絕意仕途、成為影人的。務實其說,龍芳自一九五五年出為臺灣省新聞處電影製片廠廠長伊始,就肩負起&ldo;吸引華僑投資、拉攏海外人才&rdo;的任務,也看準了電影之為一種潛移默化的深度思想工具,自然亦有其重要的影響力。一九五六年拍國、臺語雙聲帶的《炎黃子孫》,請京劇名伶戴綺霞演一名化解小學生之間省籍爭執的女教師、最後下嫁糙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