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阿瑟·克拉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顆微小的星星,正越過金星,向外疾飛。他知道自己的一部分生命結束了。諾頓才五十五歲,可他覺得自己已經把年輕歲月留在那裡,留在弧形的平原上,留在種種謎團和奇觀中間,此刻正無可阻擋地飛離人類所觸及的範圍。不論未來授予他何種榮耀與成就,他的餘生都將被一種興味索然的情緒和錯失良機的認知所困擾。
他這樣告訴自己。可即便是在事發當時,他也本該想到這些。
而在遙遠的地球上,卡萊爾&iddot;佩雷拉也還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如何從躁動的睡夢中醒來,腦海中仍舊迴響著從潛意識中冒出來的資訊:
羅摩人不論幹什麼,都要好事成三。
[1]作者虛構的小行星。圖勒為古代歐洲傳說中位於世界極北之地&ldo;許珀耳玻瑞亞(hyperborea)&rdo;的一個地名。1888年發現的小行星279就被命名為&ldo;圖勒&rdo;,位於小行星帶的最外圍。‐‐編者注(本書中注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譯註)
[2]raa,印度教主神毗濕奴的第七個化身,也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裡的英雄。
[3]天文學術語,指星體在天空中的相對亮度。一般也指&ldo;視星等&rdo;,即從地球上所見星體的亮度。在地球上看起來越明亮的星體,其視星等數值就越低。
[4]光變曲線是天文學上表示天體相對於時間的亮度變化圖形,通常會顯示出一種特定的頻率間隔或帶狀。小行星光變曲線是一顆小行星的亮度相對於時間變化的光變曲線。一般小行星的光變曲線是由其不規則的表面造成的,當它們自轉時被反射至地球的亮度也會改變,就會造成周期性的亮度變化,可以用於確認這個物件的旋轉速率。
[5]bill是willia的暱稱。
[6]為作者假想的太陽系第十顆行星,原名為persephone,即希臘神話冥界王后珀耳塞福涅,並非已被發現的小行星冥後星,即羅馬神話中的冥後普洛塞庇娜(proserpa)。
[7]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女主角,為羅摩的妻子,被視為吉祥天女的化身。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