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家回遷沒多久,沈家父親就預測到國內時事變化,為了孩子們的成長,他召集了三家人商議,最後決定把各家的長子送到軍營裡去磨練,就這樣,周天恩、蔣仕豪、沈躍泰三人就去了大西北參軍,周素馨就是在那個時候走進這三個人的世界裡。
周素馨本名不叫這個,這個名字是後來認了周天恩為兄長,周天恩徵得父母同意後給她新起的名字,原來的大名她自己早已不記得了,在大西北,即便是有大名,也不會有多少人記得,窮人家的孩子往往都是這樣,一個小名伴隨一生,特別是從舊社會滾爬過來的。周天恩他們三人認識周素馨的時候只知道她叫小青。
五十年代的大西北十分貧窮,再加上總是有天災,很多人都吃不上飯,小青的父母就是在天災中雙雙離世的,那個時候她還不到十歲,爺爺倒是在那場天災中挺了過來,之後小青便跟著爺爺相依為命。爺爺是個手藝人,木工活十分拿手,是那一帶出了名的木匠,也就是靠這個手藝活,爺孫倆才能勉過日子。
解放後,小青所住的地方遷來了部隊,這個地方也就變得有了生機。也可能是老百姓們感覺到了安全,生活得也就更加努力,雖然還是貧窮,但相比以前的日子卻是好過不少。
小青的家離部隊很近,周天恩、蔣仕豪、沈躍泰三個人是在軍民相助的活動上認識她和爺爺的。爺爺人很好,看著部隊裡那些兵娃娃們,總是覺得孩子們不容易,那樣小的年齡就遠離親人奔赴到這裡,不僅守衛著國土安全,還保護著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於是就想著法子疼惜這些孩子們,只要與爺爺相識的兵娃娃,無一不吃過爺爺親手做的飯菜。
有時候,人的緣分很奇妙,爺爺看見他們三個人時,就感覺像是久別重逢的親人,而他們仨也對爺爺有同樣的感覺,就這樣,三人只要得空,總是會相約一起去爺爺家幫著幹活兒,爺爺也總是會想著法子做些好吃的等著他們,就算是自己沒有吃的,也會先緊著他們三人。
不過,這種有愛的人日子並不長久,一場鼠疫奪走了爺爺的生命,三個人心裡感覺像被掏空了一般,他們都心疼小青,覺得她一個人生活實在是太難了。周天恩寫信給父母和他們商量了一下,周家父母也覺得這孩子甚是可憐,就決定接受兒子的建議收養了小青,就這樣小青成了周素馨,周天恩的四妹。
小青以前識字不多,認識他們三人後,沈躍泰便私下教她識字,也是小青聰明,沒兩三年的功夫,已經能讀寫看了,沈躍泰還給她從部隊圖書室裡帶去很多書籍,在小青去廣州時,已經跟他們認識前判若兩人,正因為這樣,周家父母在見到小青時更加喜歡得不行。
三人復員後,沈躍泰和蔣仕豪回了北京,而周天恩則回到了廣州。
復員的第二年,沈躍泰來了廣州,周天恩這才知道,這個弟弟一直跟四妹書信往來,兩人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互生情愫,再加上沈躍泰本就是個書生氣息的人,他一回北京就參加了當年的高考,並且考上了北京大學。
年輕人始終經受不住相思之苦,沈躍泰原本性格內向,臉皮兒也薄,心裡明明惦記著小青,卻不敢獨自前往廣州,他先是求蔣仕豪陪自己去廣州,蔣仕豪明知道沈躍泰心繫小青,卻故意逗他,不肯應允,沒想到沈躍泰居然為這事厚起臉皮來求他,幾番磨嘰之後,蔣仕豪才答應陪他一道前往。
其實,蔣仕豪去周家有正當的理由,他和周家三妹早就被父母訂下婚約,周家三妹也是甚合他的心意之人,兩人平時也是書信往來,即便沒有沈躍泰發出的邀請,自己也會擇日前往,沈躍泰倒成了他一個合理的藉口。
沈家是很開明的人家,父母都在大學教書,他們早就在兒子的書信裡“認識”了小青,知道這姑娘的不易,後來得知小青被周家收養,他們更加高興。原本他們也相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