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授&rdo;。
這一天,張勳身穿朝服,率文武官員300 餘人擁入清宮,跪奏自己&ldo;代
表22 省軍民真意,恭請我皇上收回政權。&rdo;溥儀按照師傅的囑咐,先推辭一
番:&ldo;不行不行。我年紀尚輕,無才無德,難當大任。&rdo;張勳領著眾人一再磕
頭懇求,溥儀點了點頭:&ldo;既然如此,我就勉為其難吧。&rdo;溥儀被捧上皇位,
即發布復闢詔書。
張勳和康有為文武兩聖以宣統名義,張勳副署,蓋上&ldo;御璽&rdo;一連發
了19 道偽諭,宣佈廢除民國紀年,改用宣統年號,捏造黎元洪&ldo;奏還大政&rdo;
之奏摺,並大肆封賞,封張勳為忠勇親王、黎為一等公等。整個北京一律懸
掛龍旗。
黎元洪堅決反對張勳復闢,寫了一道起用段祺瑞為國務總理的命令,
責成他起兵討逆。又電請馮國璋副總統依法代行總統職權。
張勳逆歷史潮流而動,他復闢清室,只有短短的12 天,終於成為歷史
小丑。
段祺瑞在天津接到黎元洪重新任命他為國務院總理的命令後,東山再
起的機會來了。
他立即策動駐天津馬廠的第8 師師長李長泰和駐廊坊的第16 混成旅旅
長馮玉祥,及駐保定的曹錕等部組織討逆軍,自稱討逆總司令。
可巧,前司法部長梁啟超也來到天津,運動段祺瑞討逆,兩人一拍即
合。段祺瑞與眾位將領商定進兵事宜後,又囑梁啟超代擬討逆檄文。這時,
馮國璋發來電報,願與段祺瑞聯合討逆。於是,兩人共同署名,發一通電,
數張勳八大罪狀。
段祺瑞設討逆軍總司令部於天津造幣廠,任命曹錕為東路討逆軍司令,
段芝責為西路討逆軍司令,吳佩孚為前敵總司令。馮國璋又任命倪嗣沖為南
路討逆軍總司令,並下令褫奪了張勳兩江巡閱使和安徽督軍的職務。
討逆軍兵分三路攻京城。張勳決心要背城一戰,可是那些復闢派大臣
卻都擔心害怕。
他們知道張勳的辮子兵只有5000 人,而且戰鬥力差,不堪一擊。張鎮
芳、雷震春、馮德麟3 人見此,出京逃生,統統被討逆軍截住拿下,就是康
有為、萬繩鮓也準備逃走,背張勳而去。
7 月12 日凌晨,只聽見北京城外&ldo;轟轟轟&rdo;,炮聲連天。炮聲響,辮子
軍聞風喪膽。
張勳指揮3000 辮子兵集結在天壇一帶,討逆軍攻進城後,在天壇一帶
和辮子兵交戰。張軍寡不敵眾,雙方剛一交鋒,辮子兵立刻就土崩瓦解、舉
旗投降。張勳一看大事不好,騎上一匹快馬,直奔南河沿自己的公館,帶著
家眷跑到荷蘭使館,自己躲了起來,託人把家眷送進德國醫院。
至此,討逆戰爭結束,從7 月6 日至12 日,歷時6 天,辮子軍被打死
者僅70 餘人,討逆軍戰死20 餘人。
溥儀於7 月12 日宣佈退位,復闢鬧劇就此收場。
7 月14 日,段祺瑞以&ldo;再造共和&rdo;的功臣姿態回到北京,北京歡迎總
理者,何等火熾!
段一進北京,立即謁見黎元洪,表示慰問,並下令緝拿民國叛逆張勳、
康有為、萬繩栻等人。
黎元洪立即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