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曉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仲元魁滿心期待去京兆尹告狀,希望能夠揭開太子的真面目,可沒想到他再一次被趕了出來。
他明白了,原來這裡的官員跟瀝江一樣,都是膽小怕事,不敢得罪權貴,不願意為他們伸張正義。
他懷疑,他是不是再找不到清官,如果這件事傳到太子的耳朵裡,自己是不是不能活著出京都?
好在他碰上了兩個好人,他一看兩人的氣度穿著就知他們不是一般人,當他們問自己的時候,他將所有的事都告訴了他們。
果不其然,這兩人嚴肅起來詢問真假,他便把證據拿出一部分給他們看。
兩人也察覺出他的顧慮和小心,便說出自己的身份,仲元魁才知道其中一個居然是大理寺少卿,還有一個是文閣學士。
他知道大理寺專門調查案子,而文閣學士則經常見皇帝,這兩人就是他的希望,他立刻給兩人下跪磕頭。
將所有的事情都和盤托出,兩人自知茲事體大,將仲元魁與女子安置妥當,又調查了一番,確認他所說的大部分無誤,這才上摺子告訴了皇帝。
此時,那些證據就在皇帝手上,他看著上面仲元魁的一筆一劃,給災民的銀子只有不足十萬兩,他心中委實驚訝。
他知道太子德行,他會貪圖銀子,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如果銀子少,他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他沒料到太子在他的眼皮底下居然會貪了這麼多的錢。
他要這麼多錢想要做什麼?
他是帝王,而太子是儲君,如果太子手裡的銀子快趕上國庫,那絕對不是一個好事。
災民如何他並不關心,銀子才是他想知道了。
「你還不快說實話,你到底貪墨了多少銀子,那些銀子到底去哪裡了?」
謝鴻玉可不會承認:「父皇,兒臣冤枉,兒臣真的沒有貪。」
到這個時候還不說,皇帝動怒:「來人,將太子押入牢中,莫卿家,務必將此事查得清清楚楚。」
莫雲章沉聲應是,太子一看皇帝真要罰他,立時大喊:「父皇,兒臣冤枉,父皇……」
皇帝不耐煩地擺手,侍衛們立馬將人拖了下去。
太子做後,皇帝疲憊地坐在龍椅上,告誡莫雲章等人,此事沒出結果之前,不要讓人知道,莫雲章點頭,幾人默默退下。
可惜,皇帝的願望落空了。
僅僅一天,太子夜宿青樓,被皇帝抓回宮中與太子貪墨賑災銀,強搶民女,草菅人命,被告御狀的事在整個京都傳得沸沸揚揚,只有走出去就可聽到大街小巷,酒樓食肆全都在討論這件事。
就連莫雲章也不知道,此事怎麼會這麼多人知道。
還有人將告御狀的人事情都說了,聽到那人這麼慘,大家十分同情。
當時瀝江水患,有許多官員富商都捐了銀子,大家都覺得瀝江人可憐,這銀子過去,能讓他們得到救助。
可誰知銀子根本沒到他們手中,這讓他們覺得難以接受。
尤其是從瀝江逃難來京都的人,他們聽聞此事之後,十分氣憤。
當初家鄉遭難,到處都是水,房屋全淹了,許多人來不及逃命,都死在了水裡。
活著的人也受傷生病,沒吃沒喝,沒衣衫蔽體。
許多人即使活著從水裡逃出來,最後都被活活地渴死、餓死、病死了。
如果當時,有人坐著船去救他們,有人給他們粥飯和水,帶他們去看大夫,給他們藥材,那許多人能夠活下來。他們的親人也許就不會死,他們還會有家人。
如果河堤被泥沙堵住,而不是什麼草木灰,那也許家鄉的水患早就退了。
他們也不用背井離鄉,來到這裡。
這原本都是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