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一壺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鼠道,各憑手段,保證信件送達即可。
這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比如負責各洲跨洲渡口的那些專做航運買賣的仙家豪閥,再比如中土神洲有一座名為“銅雀”的高樓,是個與風雪樓齊名的三品勢力,只是風雪樓做的是殺人買賣,而那座銅雀樓則做的卻是邸報生意。
不過,銅雀樓最賺錢的生意雖是邸報,但最出名的並不是邸報,因為除了透過設定在九洲各地的銅雀樓分號替仙家傳遞訊息這個最基礎的買賣之外,這座銅樓還別出心裁開設了一些,在現如今來說早已風靡九洲的類似於邸報的別樣業務,名曰“月旦評”。
其實嚴格來說,現如今的月旦評一事流傳至整個九洲之後,早已做不到一月一評了,再用這個三字叫法就並不準確,因為最初所謂“月旦”二字是指每月初一,最早流傳的範圍也只在中土神洲那座銅雀第一樓所在的那一小片地方,只是後來因為臨淵學宮那邊有意推動此事流傳到其他八洲,而“月旦”之名又已風靡已久,所以銅雀樓也就沒有再另改名稱。
月旦評每十年放榜一次,旨在點評天下各類人事,選拔尖之流入榜並傳行天下,廣為天下人津津樂道,這些榜單名類繁多,其中比較出名的,比如評選九洲內女子貌美排行的胭脂榜,又比如點評天下詩詞字畫的文淵榜,再比如評選修為戰力排在天下前二十的春秋榜…不一而足,各有所長。
早前侯君臣曾提到過一次,鎮西雲海間的範老掌櫃家的那位夫人,就曾登上過銅雀樓胭脂榜,並且還得過不止一次胭脂狀元的名號,當年第一次登榜時,銅雀樓為其賦予的評語曾有“沉魚”二字,且這位夫人還又在歷屆胭脂榜狀元裡最出名的四人中居於首位,就又實打實是狀元中的狀元,自胭脂榜開榜以來的天下第一美人!
——
卻說昨日自小鎮上傳出去的那三份仙家傳信,雖然措辭說法各有不一,但大概的意思都是一樣的,一是說明小鎮此時暗藏在桌面下的那一層波雲詭譎,二是說明鎮東口那位四部天書之一的老前輩選擇了那個斷了大道前程的少年為後手,最後則是請各家祖師堂商議定奪,此事後敘當是如何做法。
……
屬於小鎮塾師的那枚玉佩傳到中土文廟之後,大成殿中為了商議此事,聚齊了大半的文廟陪祀聖人,位置最高的那四位儒門四聖中,除了祖師爺至聖先師不在之外,其他三人也皆在場,但是眾人一番商議之後,關於崔覺傳信的這件事卻得不出一個統一的結論來,各位聖人說法觀點莫衷一是,吵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
各位聖人的說法大致上來說分成三派,一派認為那鹽官鎮事關重大,慎之又慎亦不為過,四部天書之一的那位將如此大的干係放在那個踏上斷頭路的孩子身上,實過於輕巧兒戲,絕不可行!文廟這邊必須派人阻止,如果不夠就要讓臨淵學宮親自出面!
另一派則認為,那口銅鐘放在那座鎮口無數年歲月,鹽官大陣存在多久,他就在那裡多久,且其本身就身擔重任,成與不成自然也只有他最清楚,遠比遠在中土神洲的文廟中人要清楚明白得太多,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選擇權放在他手中,那自然就該任其放手施為!
最後一派見正反話都讓前兩家說完了,於是別開生面又說了另一件事,說那派過去鎮守聖人崔覺,明知那少年已踏上斷頭路,卻還偏偏順了那口銅鐘的意,收了那少年入門下,甚至還有將之作為道爭賭注的意思,此舉實乃助人下石,黨豺為虐!文廟必須將其召回問罪,若有不從,當請至聖先師親自清理門戶!
哦,除了上述三派之外還有一人,就只是一個人,正是那位曾親自到小鎮鄉塾幫自家學生送信的老先生,一聽這些人言語之中對自家學生還有已經成了徒孫的那個少年多有不善,於是乎勃然大怒,提著手中那根雀頭柺杖就要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