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4/4頁)
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轉化到相反的方面去,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然而矛盾的鬥爭則是不斷的,不管在它們共居的時候,或者在它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都有鬥爭的存在,尤其是在它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鬥爭的表現更為顯著,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當著我們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的時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區別;當著我們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鬥爭性的時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種不同的鬥爭形式的區別。否則就要犯錯誤。” txt小說上傳分享
破釜沉舟中的辯證法
破釜沉舟中的辯證法
“破釜沉舟”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辯證法理論思想運用於軍事戰爭的成功案例。
秦始皇稱霸於列國。他的小兒子胡亥繼承父業,也想稱霸於列國。為此,他剛剛登上王位,就派大將章邯率領大軍首先打敗了陳勝、吳廣的起義隊伍,然後北渡黃河前去攻打趙國。
但趙國哪是秦國的對手?於是,趙王就派使者前往楚國去請求援助。
趙國的使者到楚國後,就直奔楚宮去見楚懷王,一五一十地哭訴起了秦將章邯攻打趙國的暴行……
當時,項羽正好在場。項羽怒火中燒。他對楚懷王說道:“我們應當馬上發兵救趙,我願去跟章邯拼一個死活……”
隨之,楚懷王就派項羽做為上將軍宋義的副將,領兵前往救趙……”
但誰知宋義是個膽小之徒?楚國的兵馬行至安陽(當時的安陽是現在的山東省曹縣)後,就安營下寨,不再前進,一連四十六天一直按兵不動,不敢與秦軍決戰。這可把項羽氣壞了。一怒之下,他把宋義殺了。
殺了宋義之後,項羽就立即派他的手下將領英布等人帶領兩萬人馬要渡過漳河去打秦將章邯。聽說楚軍要渡過,章邯派兩秦將司馬欣和董翳帶兵去攔阻。那兩個秦將不是英布等人的對手,一交鋒就打了敗仗,急忙後退。於是英布等人就順利地渡過了漳河並牢固地佔領了河的對岸,接著,項羽即率領所有的軍隊都渡過河去。就在全軍剛剛渡過河後,項羽便吩咐士兵,每人只許帶上三天干糧,把所有做飯的釜(即鍋)砸了,把所有渡過的舟沉在了河底,把兵營也毀了。他並對將士們說:“成敗在此一舉。這次咱們打仗,只准進,不準退;三天裡頭必須將秦兵打敗。我們要和敵人血戰到底,不獲全勝,誓不收兵!”
將士們看到鍋砸了,船沉了,一點退路也沒有了,因此,就都抱著死戰到底的決心和秦軍拚殺起來。結果,楚兵以一當十,喊聲震天,銳不可當,大敗秦軍,救了趙國。
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軍事謀略就是一種唯物辯證法的哲學思想。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中的辯證法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中的辯證法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也是中國唯物辯證法的典型例子,中國人在涉及到辯證法思維的時候總會引用這一典故。
古時候,塞上有一戶人家的老翁養了一匹馬。有一天,這匹馬突然不見了,大家都覺得很可惜。鄰人來安慰老翁,老翁並不難過,卻說:“誰知道是禍是福呢?”
鄰人以為老翁氣糊塗了,丟了馬明明是禍,哪來的福呢?
過了一年,想不到老翁丟失的那匹馬自己又跑回來了,還帶回來一匹可愛的小馬駒。鄰人們紛紛來道賀,老翁並不喜形於色,卻說:“誰知道是禍是福呢?”
鄰人又迷糊了:白白添了一匹小馬駒,明明是福,哪來的禍呢?
小馬駒漸漸長大了,老翁的兒子很喜歡騎馬。有一次,老翁的兒子從馬上摔下來,竟把腿摔折了。鄰人們又來安慰老翁,老翁十分平靜地說:“誰知道是禍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