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觀影四 (第1/4頁)
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陽要落山了,呼吸都冒白氣的老黃也踩著三輪車要回家了,他臉上被冷風吹出紅團,笑著對鏡頭揮手。
在一年最寒冷的兩個月,老黃能賣出一萬五千個黃饃饃,刨去成本,一個冬天收入大約是八千元。]
眼饞上面黃饃饃的小孩子聽傻了。
他們現在也是跟著主播上過學的人,簡單的算術題都是會的。
一個黃饃饃一塊錢,一萬五千個賣出去,成本就花了一半,這還沒算老黃每天騎車做饃饃的這個時間。
他的黃饃饃那多大,主播家樓下一個小菜包都要一塊五一個呢,這也忒不掙錢了吧!
有過趕集經歷的農家人點點頭,算了算發現也還算可以了。
類比他們這裡,如果黃饃饃一文錢一個,兩個月能賣的掙8吊錢,也不算少了。
桑弘羊看老黃大冬天騎三輪車做小買賣也自得其樂的臉,有個猜測。
他發出彈幕提問:主播,這種小本生意,賦稅多少?
小小暫停一下影片,回憶一下,說道:“擺攤的話,賣農副產品、 日常生活用品、個人技能都是不屬於無證經營,也不要繳稅的。
賣二手和自產農副產品免稅;個人擺地攤賣其東西,理論上需要按照經營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這個一般很難核對;每個月收入不到幾萬的,也免徵增值稅。”
皇帝和官員們暫停自己手上動作,聽得眉頭緊皺。
你們農稅不徵,這種遍地都是的流動小攤也不管,最多就是城管固定時間去固定地方轉悠一下……
到底你們收什麼稅啊,商稅就那麼掙錢?
在主播上學的時候,校門口周圍就很多小吃攤子,飯點左右擺在那裡。
那些東西顯然那不是二手,也不是農副產品和日常生活用品,賣吃食也不是每個攤子都有各種證件,很容易一抓一個準。
但是也就是週一週二的時候會有穿制服的城管過來,開車子不急不慢,給足擺攤的小販做完最後一單趕緊溜走的時間。
實話實說,真要抓,他們街上到處都是攝像頭,哪有抓不住的人。
這種明顯放水的執法方式,看的皇帝官員們很是震驚:和其他辦事人員區別也太大了,難以想象後世隊伍裡還有這種混子人員。
後面主播解釋了一下,才知道是雙方心裡都有數。
不能讓普通人都沒法擺攤做小生意,但是證件、衛生、非法佔道問題是他們管理的重點。
城管不管,那是瀆職,上手管了又被人罵欺負弱勢群體,後面大家就發展出了默契。
上面人有些人覺得這種方式太鬆了,不能有震懾效果防止不法分子,也有些覺得這種事情細想想就是很難,人性化點對大家都好。
而普通小商販,那可太希望能有這種城管了。
城管的歷史很久,不同時期名字和具體職能有些區別而已,但他們的城管還有兵和警察甚至消防的職能,不是這種好說話的。
城管如此,這方面的財務稅務更是沒法算。
想想擺攤的人又多少,一個攤子能賣出多少東西,還一點稅不繳……稅務官員都覺得心疼。
小販們自己對比一下,別的不說,人家進城就不要交城門稅。
老黃東西都是家裡弄好拿出來賣,都沒有那種小吃車,糜子自家種的,黃饃饃是以糧食為原料加工農副產品,那都是不交稅的。
[有些年頭的白牆上,掛著不少相框,裡面都是老黃夫妻和他們兒女的照片。
照片已經因為時間而泛黃了,但是相框依舊乾淨。
孩子們都在城裡安了家,老黃卻不願離開。
“住著自己的窯洞,吃著自己種的糧食,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