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防止盜匪和其他犯罪之侵擾。同時,對轄區內的百姓進行監督和管理,防止他們從事非法活動。”
頓了一頓,高務實反問:“這裡頭可有互幫互助?”
這裡頭確實沒有,但沈一貫在他說上面這番話的時候便已經想好了說辭,此時也只是輕輕頷首,道:“確實沒有,但老朽說的是,只要讓保甲兼任互助隊之差事即可。”
高務實搖頭道:“那沈閣老為何不肯想想,本閣部既然知道保甲之作用,為何不讓保甲兼任這互助隊的差事呢?”
沈一貫一時語塞,他確實沒有深思過這個問題,只是直覺認為保甲制度已經存在,何必多此一舉。
高務實見狀,便繼續說道:“沈閣老,保甲制度雖好,但其核心在於管理和控制,而非互助與自助。如今我們面臨的是天災,是白災,需要的是民間能夠自發的互助與團結,為朝廷治理減輕負擔,而非自上而下的管理與控制——畢竟諸公都很清楚,自古皇權不下縣嘛。
本閣部決定成立基層互助隊,正是為了激發民間的自助精神,讓百姓在災難面前能夠相互扶持,共同度過難關。此舉既能在基層形成專門應對災害或臨時危險的互助組織,又不必朝廷深入干涉,以免靡費巨資。
諸位,若是讓保甲去做這件事,你們說說,各地保甲長會不會有所傾向,先救誰、後救誰,甚至不救誰?又會不會利用這項權力,集全村、全屯、全堡之力給自己先好好修房建屋一番再說?”
高務實的這番話,讓在座的諸位大臣都陷入了沉思。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出身於地方,對於民間的實際情況並非一無所知。
一方面,他們當然也知道,在災難面前,官方的救援往往難以及時到達,而民間的互助卻是最為直接和有效的。一方面,高務實的懷疑與其說是懷疑,不如說是直指人心——肯定有很多保甲長會那樣做。
從這方面來說,沈一貫嘲笑高務實不懂基層,那可真是大笑話了,高元輔這番話說得簡直讓人懷疑他不是自己幹過保甲長。
不過沈一貫可沒那麼容易服軟,他繼續質疑道:“元輔這番話自然不無道理,但老朽卻有一問:保甲長兼此差事,會有以上弊端,那麼互助隊自行其是,莫非就能避免以上弊端了?”
“完全避免自不現實,不過總能比保甲長兼差要好一些。”高務實並不避諱,直言道:“保甲長本就有不小的權力,再給他們更多,只會助長其在鄉民之間的權威,即便有些不法之舉,恐怕也很少有人敢於反抗。
相反,互助隊的差事要單一得多,事發則聚民互助,事畢則各自散去,沒有長期執掌某項權柄之隱患。況且,互助隊只有互助之責,沒有處分之權,鄉民自也不必對這互助隊的負責人畢恭畢敬……大家按著朝廷法度、平日良善來行事,何必怕你呢?”
按理說,沈一貫這下應該找不到能黑互助隊的點了,但這就小看了一個老江湖非要做槓精時的能耐。
“既無處分之權,當地鄉民若是不肯聽從,這互助隊豈非空有其名?”沈一貫搖頭道:“吾恐鄉野市儈之輩,不能體諒元輔這一片良苦用心吶!”
其實他倆個爭論至此,就有些爭論“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的意思了——雖然並不直接。
高務實的意圖在於,激發鄉民之間的“善”,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沈一貫則是認為,老百姓市儈者居多,我有難時就希望別人都來幫我,別人有難時就希望大家別來煩我。
高務實當然知道這種市儈心理並不罕見,甚至人皆有之,但社會風氣的引導從來都不能光憑口號,必須有人衝在前頭做表率——“跟我上”永遠比“給我上”有戰鬥力。這就是他當年的黨為什麼總要求困難面前必須“黨員先上”。
如果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