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小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近的身份,也只是無品無官的翰林侍奉,又非權貴子弟出身,沒人從小對他言傳身教,如何能夠悟出其中的種種門道?
李白以為永王李璘的大軍,是正義的平叛之師,卻不知此時肅宗皇帝已經下詔,讓李璘回到李隆基的身邊。
永王抗旨不從,因此,這一路軍馬,實為叛軍!
而奉旨前來討伐永王的朝廷軍隊,為帥者,正是李白的好友,高適!
想當初,李白、杜甫、高適三人,在落魄中相遇,結伴遨遊,徜徉山林之間,吟詩作對,皓月當歌,何其歡快?
如今,卻是各奔東西,甚至在命運的捉弄下,兵戎相見。
事實證明,李白不僅在政治上是個小白,對於軍事,他也實屬一竅不通。
他眼中軍威雄壯的永王大軍,在高適率領的朝廷精銳面前,如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很快就兵敗如山倒。
永王被殺,李白也在逃亡路上被抓住,投入潯陽大牢之中。
幸虧後來有人搭救,李白才能重獲自由身,被流放夜郎。
流放路上,不停有當地的官吏招待李白暫住,故舊們在用這種方式,拖延著李白遠去的步伐。
所有人都明白,李白這一次遠行,並不僅僅是一場流放之旅。
更是他邁向死亡的終點站。
以李白目前的身體狀況,幾乎沒有再返回的可能。
因此大家都希望,慢一點,再慢一點,讓這位見證了大唐璀璨繁華的詩仙,儘量……
,!
多在這片大地上再停留一陣!
但無論怎麼拖延,李白還是來到了三峽。
兩岸起伏的山巒漸漸變成了壁立如仞的懸崖,江面窄成一線天,小舟在江面上穿行而過。
李白在三峽足足走了兩個月,才抵達夔州白帝城。
再往南走,就是夜郎了。
就連李白自己,都預設了夜郎就是他人生的最後一站,他將在這裡,結束自己驕傲又失意的一生。
但就在此時,突然有喜訊傳來。
天子下令,赦免所有流放的罪人,李白也在赦免的行列。
於是在一個天光燦爛的早晨,李白踏上了東歸的路程。
此時,同樣是從白帝城到三峽這段路,相同的人,相同的舟,卻已是截然不同的心情。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終於能和妻子宗氏重逢,攜手度過晚年的最後時光。
對這個二十出頭就辭親遠遊的浪蕩遊俠而言,或許這也是上天垂下憐憫,賜予他的最好補償吧?
年逾六十的李白,還是透過賣詩賺取潤筆費為生。
他這一輩子,都在寫詩,或許,也只是在寫詩。
蘇頲當年對他的評語絲毫沒錯,只是當時的李白,卻並不知曉,他早已遇見可以改變他一生命運的貴人。
也許,如果他當年聽懂了蘇頲的言下之意,也不會有後來的百般挫折。
當然,若真是如此,大唐就少了一位詩仙,歷史也缺了許多光彩。
六十二歲那年,李白病了,病入膏肓。
當塗縣令李陽冰被李白認作族叔,給予了李白悉心照料。
還把李白的一家都接來當塗,讓他們可以團聚。
李白感激李陽冰的恩情,躺在病榻上,把自己全部的詩稿託付,還給李陽冰講述了自己的一生。
李陽冰在離開當塗去他處赴任前,熬了幾個通宵,把李白口述的生平,寫成了《草堂集序》。
李白了卻心願後,並未選擇躺在床上安靜離開這個世界。
他不知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