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小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白深感幽州的波雲詭譎,選擇了抽身離開。
他隻身前往了宣城,投奔從弟李昭,此時的李昭是宣城長史,投奔過去也算是有個依靠。
李白一度認為宣城就是可以容他躲避風浪的桃花源。
在此地他能到太守長史的優待,經常受邀去寫詩詞,而且潤筆的金額不菲。
閒暇之餘,他也喜歡坐在敬亭山上,萬籟俱靜的環境中,他能感受到內心席捲而來的巨大孤寂之感。
他彷彿和這個世間顯得是那麼格格不入。
而活在這個世間的人,也沒有幾個真正能走入他李白的心扉。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期間,不遠處的涇縣縣令汪倫還盛情邀請李白到他桃花潭的別業之中作客。
李白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於是就應邀前去。
沒想到離別之際,汪倫竟然拿出了一筆極其豐厚的潤筆費,向李白求詩一首。
李白頓時對汪倫刮目相看,越瞧越是順眼,心情激盪之下,《贈汪倫》應運而生。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只能說,大詩人就是大詩人,要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和汪倫是結識多年的好兄弟呢。
誰又能想到這麼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竟然是為了答謝‘榜一大哥’而臨時寫就。
李白、舟船、岸邊、潭水,以及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
捏合起來,就成為了一首千古名篇。
論就地取材的能力與敏思,估計放眼歷史,都沒幾個人是李白的對手。
但兜裡揣著榜一大哥的豐厚資助,迴歸宣城時,李白聽聞的,卻全是壞訊息。
楊國忠發兵南詔全軍覆沒,關中水旱天災連綿,餓殍遍野,楊貴妃姐妹竟然裂土封侯,前所未見!
天下崩壞了!
滔滔天下大勢之下,被他視作桃花源的宣城,難道可以倖免?
惆悵的李白寫下了——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的惆悵沒有錯,他預見中的天下大亂,很快就發生。
也就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安史之亂。
李白早早就攜帶妻兒老小,南下避難,躲入了廬山之中,不問世事。
但這份平靜的生活,隨著永王使者的到來,而宣告破滅。
永王李璘正擔任江南道節度使,招兵買馬,野心勃勃。
他想要借用李白的詩名,命使者以奉命平叛為理由,召李白入幕府相助。
李白啊李白,他這一輩子唯獨逃不過的,就是這功名二字!
每一次追逐功名的道路上,他都被割得遍體鱗傷,而每一次在身體痊癒後,那顆本該化作餘燼的心,又會死灰復燃。
在永王使者三次上門請求後,李白還是按捺不住自己那顆火熱的心,便追隨下山而去。
他看見了永王的大軍,舳艫千里,旌旗蔽空,軍威浩蕩。
李白的眼眶溼潤了。
他覺得這支勤王平叛的王者之師,有收復河山的希望。
心情激盪下,他連續寫了十首《永王東巡歌》。
但天真的李白對於政治上的複雜,全然無知。
畢竟他距離權力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