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小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白接連遭遇挫折後,回到蜀地,潛心修行了一段時間。
然後李白決定,大丈夫生於世,豈能被束縛於蜀地之一隅?
既然成都、渝州都不能滿足他入仕的願望,那就去往更廣闊的天地,去到——
那全天下的中心,
長安!
對於李白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父親李客雖然不捨,卻也表達了支援。
兒子啊,父親雖然無能,不能在仕途上對你起到什麼幫助,平生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這區區萬貫家財。
將來要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回來當個蜀地首富,也不失為一條可行的道路。
在李白臨行前,李客帶著家中小妹李月圓,給辭親遠遊的李白送上了‘億點’盤纏,並贈上了美好的祝福。
只是,此時無論是李白還是李客、李月圓,都不曾想到,這一次離別,竟成了永別!
李白此生再也沒能和父親妹妹見面。
人生路長,無意間的一次小小告別,卻成永別。
或許,這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珍惜當下的最好緣由吧?”
啊?
永別?
這時候的李白才20歲出頭吧?
怎麼一次外出遊歷,就成為了和親人的永別呢?
聽眾們一時之間頗為接受不了,要說外出遊歷,增長見識,基本是唐朝年輕人的基操了。
王維、杜甫都幹過類似的事,哪怕是後來的蘇軾,也是在這片土地上四處奔波,留下了無數經典文章。
也沒見他們因為遊歷奔波就和親人永別啊。
本來看見李白要出山,要去更廣闊的世界遊歷,還心裡興奮,感覺即將要見證無數神作誕生的聽眾們,忽然就沉默了。
李白……貌似還挺慘的。
設身處地地代入思考,就如同一個剛考上大學的年輕人,興沖沖地坐上火車,邁向那未知而又廣闊的天地。
突然有一天,回想起來,在那個風和日麗的上午,自己揹著行囊,走入車站。
驀然回首,只記得父母妹妹在身後朝自己揮手告別的動作。
他們的臉,似乎被那天強烈的陽光所照耀,哪怕自己極力回想,卻也只窺見模糊的光暈,記不起父母妹妹臉上的具體表情。
不,甚至連他們的相貌,都已經變得記憶模糊了。
原來……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過去了那麼久啊!
誰又能想到,那一天,竟是一場永別呢?
想到此情此景,無數聽眾心裡就堵得慌。
和他們的滿腹愁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顧知書口中的李白。
對未來一無所知的他,此刻不知有多麼興奮,多麼快樂,像一隻出籠的鳥兒,歡快極了。
哪怕最後一眼轉頭回望故鄉,他心裡湧起的也只是豪情萬丈。
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不是我不愛這秀麗的美景,只因我已決心將我的文才武藝全都投入到政治清明的時代,以開創一番事業。
就這樣,李白告別了故鄉,踏上了求官的旅程。
他乘船去往嘉州,船隻途經峨眉山下,峨眉山月的清光倒映在海平面上,被他攬入了心中。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諸君可千萬不要小看了這首詩,因為這首詩象徵著李白在經歷了成都和渝州的兩次求官失敗後,又進步了。
他的文字不再追求極盡的錦繡華麗,而是頗有一種返璞歸真的味道。
這首詩在時間和空間跨度上達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個字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