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昏白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聖二年進士科最後的閱卷工作緊張地開展著。按文字描述的規定,最後的試卷是要統統經過聖裁排定座次的。但實際上,依然是閱卷官先把關,把前十名挑出來呈上御覽,最後狀元榜眼等都在這十名裡面產生。當然,還是要彌封糊名謄抄對讀等等,為了防止考官放水做人情。十名產生,才撕了封條露出姓名來,供最高領導挑選人才。
而最後的閱卷工作陣容尤其龐大,自中書門下平章事起。所有參知政事、禮部尚書侍郎、諫臺諸御史大夫都要參與進來,大家一起評定。
前三名的排列爭執最為激烈,因為這是倒數第二道程式,一般考官們定的前三名,最少有一個能進入御定的前三,好歹要給宰相們些面子不是?
&ldo;嗯,下官認為這篇不錯,措辭典雅。言事懇切,可以排第一了。&rdo;李迪捋著花白鬍子點頭道。大家忙聽他的下文:&ldo;各位請聽,&l;古所為象渾穹式坤厚懿,網醴化,曼羨延洪者,道有由也。欽惟皇帝陛下,德光謨烈,撰體清寧,本持盈保泰之心。成惋大豐登之象。固已經學光昌,禮教鹹被,人才藹吉。樂利無疆矣。&r;諸大人以為如何?&rdo;
晏殊聽了,也顧不得是領導定的調子,忙道:&ldo;誠哉純意,此卷果然中正醇和,不過嘛,官家甫登大寶,說什麼德光謨烈,撰體清寧,是否過譽了?而且此為《周制》之陳彈。雖難為了他能寫出這般錦繡文章,究竟言之有物還差了些,下官以為傳臚可矣,頭名麼,還是這篇好些。&rdo;說完就趕忙念起自己相中的卷子來:&ldo;經典之文。損益之道,莫備於禮,而因詳及古之典禮之書,此誠一道同風之本也??????或垂一代之制,或合數代之文。皆有可採也。聖朝典章大備,再假時日,開館纂修,溥睢麟之雅化,開黼黻之光華,豈不懿歟?&rdo;唸完,得意洋洋地環顧四周,彷彿是他作的文章一般。
王曾聽了,搖搖頭笑道:&ldo;同叔此卷,妙則妙矣,奈何要進三甲,選的是宰相之才,尋章摘句,館閣可矣,中個進士出身是絕無問題,但還需經邦濟世啊。喏,在下選這篇,諸位看看。&rdo;說完又推薦了一篇出來。
就這麼讀著,念著,大家爭執、商量,最後公推出了一篇各方面都非常認可的文章出來:&ldo;臣謹對:臣聞帝王之臨馭宇內也,必有經理之實政,而後可以約束人群,錯綜萬幾,有以致太真之治;必有倡率之實心,而後可以淬勵百工,振刷庶務,有以臻郅隆之理。何謂實政?立紀綱,飭法度,懸諸象魏之表,著乎令甲之中,首於巖廊朝寧,散於諸司百府,暨及於郡國海隅,經之緯之??????恭惟皇帝陛下,毓聰明睿智之資,備文武聖神之德,握於穆之玄符,承國家之鴻業,八柄以馭臣民而百僚整肅,三重以定謨猷而九圍式命,蓋已操太阿於掌上,鼓大冶於域中,上任人圖治,日以實政望臣工矣!而誕謾成習,誠有如睿慮所及者。故張官置吏,各有司存。而越職以逞者,貽代庖之譏。有所越於職之外,必不精於職之內矣,則按職而責之事,隨事而稽之功,使春官不得參冬署,兵司不得分刑曹,此今日所當亟圖者也。恥言過行,古昔有訓,有所逞於外之靡,必不深於中之抱矣,則因言而核之實,考實而責之效,使捷巧不得與渾樸齊聲,悃幅不至與輕浮共譽,又今日所當速返者也。巡行者寄朝廷之耳目,以激濁揚清也??????為今之計,惟是廣諮諏、嚴殿最,必如張詠之在益州,斯上薦剡焉,而吏可勸矣。教化者,齊士民之心術,以維風振俗也。為今之計,惟是廣厲學官,斯畀重寄焉,而士可風矣??????。&rdo;
大家都是待職上班兼差閱卷的,老規矩,評不出子醜寅卯來,誰也別想回家,全鎖在天章閣裡十幾天。開始的興奮閱卷過去,繼而大家互相乘機唱和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