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濟和文化情況等。新青年出版社還出版了一批有關馬克思列寧主義方面的
著作。如李漢俊譯的馬爾西:《馬克思資本論入門》,李季譯的柯卡普:《社
會主義史》,惲代英譯的考茨基:《階級鬥爭》等。
11 月7 日,上海共產黨發起組創辦了黨內機關刊物‐‐《共產黨》月
刊,主編是李達。
陳獨秀為《共產黨》創刊號寫了《短言》,作為發刊詞。《共產黨》月
刊發行量達5000 份,透過各種渠道撒向全國,為籌建中國共產黨起到了很
大的作用。
1920 年暑假,上海共產黨發起組舉辦了外國語學社,目的是培養幹部。
社址設在漁陽裡6 號,社長楊明齋,秘書俞秀松;俄文教員是楊明齋、庫茲
涅佐娃,以及王元齡,王是張作霖駐莫斯科公使李家鰲的外甥女,思想十分
進步;日文教員是李達,法文教員是李漢俊,英文教員是袁振英。有時陳獨
秀也去講課。
學員大都是各地革命團體選送來的,也有些青年因受新思潮影響,自
己離開學校和家庭來到上海投奔陳獨秀或《覺悟》副刊邵力子,被送進外國
語學社學習的。
學員少時二三十人,多時達五六十人。這些學員畢業之後,一部分人
被送往蘇聯學習。不少人後來成為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幹部,如劉少奇、任
弼時、彭述之、任作民、柯慶施、羅亦農、肖勁光等。
陳獨秀在發起成立共產黨上海小組前後,著手籌辦工人刊物,向工人
宣傳馬克思主義。
8 月15 日,陳獨秀和李漢俊發起創辦《勞動界》(週刊),主要撰稿人
有:陳獨秀、李漢俊、陳望道、袁振英等。
10 月10 日,陳獨秀、俞秀松、李漢俊與工商友誼會聯合創辦《夥友》
(週刊),主編是陳獨秀。
陳獨秀在南方上海,在維經斯基的幫助下,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發起
組織,宣傳馬克思主義,十分紅火;而李大釗在北方的北京第一個熱烈響應,
這便是&ldo;南陳北李&rdo;攜手建黨。
最初,北京的共產黨員只有李大釗和張申府兩人。
7 月中旬,張國燾受全國學生聯合會委託去南洋募捐,路過上海,找到
陳獨秀。陳獨秀要他將上海的建黨意見轉告李大釗,即&ldo;上海小組將負責蘇、
皖、浙等省的組織和發展,希望李大釗從速在北京發動,先組織北京小組,
再向山東、山西、河南等省和天津、唐山等城市發展。陳獨秀說,上海所擬
議的要點是切實可行的,在北京可以依照著發動起來。
9 月間,張申府因迎接羅素而來到上海,住在陳獨秀的家中。他們對建
黨問題進行了研究,認為把能入黨的人,最好都吸收到黨內來,由李大釗在
北京建立了共產黨的組織。
張申府從上海回到北京後,立即把陳獨秀的意見告訴李大釗。李大釗
決定立即發展黨員。這時,女學生劉清揚同張國燾去南洋募捐剛回北京,李
大釗和張申府把她找到北大圖書館主任室談話,準備吸收她入黨。但劉清揚
說,她要出國留學,不想立即參加。
於是便吸收了張國燾入黨。這樣,便成立了北京共產黨小組,即李大
釗、張申府、張國燾3 人。
10 月,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