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第1/2頁)
[英]艾伯特·西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東普魯士臘斯登堡的最高統帥部裡,希特勒正密切注視著戰局的發展,忙於處理那些本應由他的下級處理的細節問題。他注意到了赫普納朝列寧格勒方向的運動。7月11日中午,凱特爾打電話給哈爾德,向他列舉了元首的憂慮。希特勒擔心赫普納會發瘋似地向列寧格勒衝去,因而與步兵集團軍脫離接觸。這個特別憂慮倒是很有根據的,因為赫普納正是計劃這麼幹的,而這個計劃在四天前得到了勃勞希契的批准。7月11日,哈爾德察覺到曼施泰因和賴因哈特之間出現的缺口,為此他很不滿意;當然,這也沒有逃過元首的眼睛。他變得神經質起來,特別是在曼施泰因遭到右翼的莫羅佐夫第11集團軍的攻擊,一度於德諾和伊耳緬湖之間被切斷時候。北方集團軍群受命阻止賴因哈特向列寧格勒進軍。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布倫內克解釋說,第41裝甲軍將進攻軸線從盧加轉到貝帕斯湖完全是因為地形所迫。哈爾德對此解釋頗為滿意,但他顯然不準備再與希特勒進行辯論,因為在前一天晚上,希特勒就這一地區的作戰指揮問題對勃勞希契進行了長時間的嚴厲盤問。為此,哈爾德指示布倫內克把他的理由寫成檔案,以便呈報給希特勒。哈爾德在日記裡繼續刻薄地抱怨說:元首對自己不甚瞭解的事情進行無休止的幹預,就象正在蔓延的瘟疫一樣,讓人無法容忍。這時戰爭剛剛開始三個星期。
德軍第18、16集團軍的強行軍帶來了許多困難。蘇聯的歐洲部分呈漏斗形,越往東越寬,因此,前進中的步兵師的進攻軸線象扇子骨一樣地向外散開,以至部隊與部隊之間出現了間隙。另外,當北方集團軍群朝東北部的列寧格勒方向運動時,與其毗鄰的中央集團軍群卻朝正東的斯摩稜斯克方向前進,因而兩個集團軍群的翼側不可能再保持接觸。處於北方集團軍群左翼的第18集團軍(計有八個步兵師),需要佔領眾多的海港、海島,還要肅清波羅的海國家的敵人,同時要為第4裝甲叢集的左翼提供步兵支援。希特勒透過陸軍總部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李勃指手劃腳,要他把第18集團軍更多的師調離第4裝甲叢集,派到西面去加速清除波羅的海港口的敵人。與此同時,在屈希勒爾的第18集團軍的正面,f&iddot;s&iddot;伊萬諾夫指揮的第8集團軍仍沿海岸線向北撤退,在北愛沙尼亞的皮亞爾努-塔爾土建立一道防線,防線的一側毗鄰里加灣,另一側瀕臨貝帕斯湖。蘇軍最高統帥部不顧列寧格勒所受到的威脅和愛沙尼亞的部隊有被切斷的危險,給第8集團軍增調了第三個步兵軍。這就為蘇聯贏得了更多的時間,作保衛列寧格勒的準備,因為到那時,希特勒不準備在沒有殲滅波羅的海國家的敵人之前去進攻列寧格勒。莫羅佐夫的第11集團軍和別爾扎林的第27集團軍,由於被貝帕斯湖切斷了他們與第8集團軍的聯絡,只好向東北方向撤退。
在北方集團軍群的右翼,戰線拉得過長和兵力不足的問題顯得更加嚴重,特別是因為一支新部隊‐‐伊薩柯夫的第22集團軍‐‐出現在涅韋耳西部。戰局一展開,希特勒就責令: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不僅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要保持密切的聯絡,而且佈施的第16集團軍(共有十二個步兵師)的右(南)翼也應強大到足以支援它鄰近的中央集團軍群。為此,希特勒命令步兵部隊從北方集團軍群的中心線調至白俄羅斯的東南翼,而舒伯特的第23步兵軍實際上從第16集團軍調到了中央集團軍群;佈施將近百分之六十的兵力用在南翼。結果,李勃在伊耳緬湖以南的正面中央出現了一條很大的真空地帶,第4裝甲叢集的兩翼孤立無援,遭到莫羅佐夫的第11集團軍、別爾扎林的第27集團軍以及後來的卡昌諾夫的第34集團軍的反突擊。
元首在思想方法上有個基本弱點:他辦事不分輕重緩急;他總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