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月初二其實是景帝兒子朱見濟的生日。金英也不是不明白朱祁鈺的意思,他曾在危急關頭力主立朱祁鈺為帝,但在立儲這件事上,卻是心向太子朱見深,答道:&ldo;太子生日是十一月初二。&rdo;
朱祁鈺下面的話就不便說了,只好默然不答。
既然金英不開竅,朱祁鈺便明白地去問心腹宦官王誠、舒良等人的意見。王誠竟然建議朱祁鈺去賄賂大臣,朱祁鈺欣然採納。
景泰三年(1452年)正月初十,景帝朱祁鈺派宦官興安到內閣傳旨,賜給內閣大學士陳循、高穀、江淵、王一寧、蕭鎡、商輅等人銀百兩,金五十兩。這是從所未有的事,明眼人已經看出這是朱祁鈺在為易儲做準備。
然而,朱祁鈺登基之時,曾許諾將來傳帝位於英宗長子朱見深,並立其為太子,當時詔告天下,人所共知。如今朱祁鈺為了私心要改立太子,事關國本,即便是收了皇帝賄賂,明白景帝心意的大臣,也不願意主動迎合上意。興安跑前跑後地忙活,滿朝文武依然無人上奏提出易儲。
這下,朱祁鈺著急了。而千里之外的廣西,此刻正發生一件滅門血案,誰也想不到,這一起殺人案,竟然由此成為改立太子的契機。
廣西思明府的土知府,一直由土官黃家世襲。景泰三年(1452年)正月,土知府黃年老,奏請自己的兒子黃鈞襲位。黃同父異母的庶弟黃任都指揮使,謀奪兄長的世職之位,率領兒子黃震及驍悍數千人,化裝成賊人模樣,半夜殺入土知府,見人就殺,將黃和黃鈞都殺死並肢解。碎屍裝入兩個大缸,埋在後花園。第二天,黃假裝才知道慘案,一面懸賞捕兇,一面上書,請以黃震襲位土知府。
但黃的僕人福童發現了奧秘,跑去向巡撫李棠和總兵武毅告狀。總兵武毅經過查訪,證據確鑿,上奏請求將黃革職查辦。黃驚慌失措,急忙派千戶袁洪到京師行賄,企圖保命。
袁洪經過&ldo;高人&rdo;指點後,急忙趕回廣西,向黃面授機宜。於是,黃於千里外給景帝上書,要求易儲。疏稱:&ldo;往年上皇輕身禦敵,駕陷北塞,敵人進犯都門,幾乎危及社稷,不有皇上,臣民將何歸?今已過二年,皇儲未建。臣以為,人心易搖,多言難定,爭奪之態一萌,則禍亂不息。皇上即循遜讓之美,欲全天敘之倫,恐怕事機叵測,反覆無常。萬一羽翼養成,權勢轉移,委愛子於他人,寄空名於大寶,階除之下,變為寇讎,肘腋之間,自相殘殺,那時則悔之晚矣。乞皇上與親信文武大臣密定大計,以統一中外臣民之心,絕覬覦之望。&rdo;
景帝朱祁鈺正愁沒人出頭,看到黃的奏書後大喜,說:&ldo;萬裡以外,不料有此忠臣。&rdo;不但下旨免除了黃的殺兄之罪,還加官都督同知。隨即將黃原書發給禮部,由禮部尚書胡濙主持廷議。
群臣&ldo;王直、于謙以下,各相顧眙愕&rdo;。戶科都給事中李侃、吏科都給事中林聰,及御史朱英三人率先反對。但于謙、王直、胡濙等重臣都不表態。
宦官興安厲聲喝道:&ldo;此事今天一定要決定下來。同意的,請署上名字;不同意的,不必署名,但不可以首鼠兩端。&rdo;掏出一張紙,讓群臣署名。
群臣見興安早有準備,事已至此,大都表示贊同,稱&ldo;父有天下必傳於子,此三代所以享國長久也&rdo;。簽名首先從內閣開始,內閣大學士陳循、高穀等人事先收過景帝的賄賂,內心有愧,簽得都比較乾脆。
下面輪到吏部尚書王直,他面有難色,不肯署名。內閣大學士陳循將筆塞到他手裡,王直最終還是簽了。
下一個便輪到于謙。于謙提起筆的時候,猶豫很久,遲遲不肯下筆,顯見他內心的遲疑和波瀾,但他最終還是緩緩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