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嗣源稱帝后,麾下重臣霍彥威、孔循等人都認為唐氣數已盡,建議他更改國號。李嗣源強烈反對:“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啊。朕13歲就跟著獻祖(李存勖的爺),15歲開始與武皇(李克用)並肩作戰,後又追隨先帝近20年,李家待朕恩重如山,我們永遠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先帝的天下便是我的天下,朕的功績更是先帝的功績。”
他堅持國號仍為唐,改元天成,追諡李存勖為莊宗皇帝。這把年紀了,老李看得很通透,什麼國號不國號的,這些形式上的東西不重要,手裡面的權力才是實實在在的。
戎馬疆場大半生的李嗣源很快適應了新的狀態,進入新角色。面對李存勖留下的爛攤子,他勵精圖治,選拔賢俊,進行了幾項重要的機制體制改革。
人事體制改革方面。一朝天子一朝臣,人事安排向來都是政治活動的中心和焦點,古代也不例外。
一方面,他改變了以“是否出身名門世家”的任職標準,罷免了豆盧革、韋說等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前朝士族。以“德才兼備”為新的用人標準,要求地方官員肩負起舉薦人才的重任,與年度政績考核掛鉤。
他還大肆清除李存勖親信出身的地方藩帥,安撫其他派系的節度使,舉辦一場“尋根覓祖、恢復姓名”大型簽名活動,將一眾被李存勖賜名的李姓臣子恢復原名,李紹真改回霍彥威、李紹奇改為夏魯奇。
另一方面,他開始大規模起用以往被李存勖打壓的代北集團人員,如張溫、康義誠等人。
李嗣源積極籠絡各集團人員,擴大統一戰線,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基礎。
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和李存勖時代全面控制型的國家主義經濟政策不同,李嗣源開始實行了一套相對寬鬆的經濟政策。
他即位數日之後,便下詔處置了中央財務部部長——租庸使孔謙,指責其“專以聚斂為意”。
孔謙也是有些冤枉的,他這個財務部長向來不當家,他背後站著的還不是李存勖。他所謂的聚斂,其實也只不過是在執行最高首長的國家主義經濟政策。
孔謙被斬,租庸使職位也被廢黜掉了,其職掌仍分歸鹽鐵、戶部、度支三司管轄,地方節度使的財政經濟權力也隨之恢復。
稅費體制改革方面。李嗣源實行了一系列減輕人民群眾負擔的納稅政策,他下詔廢除“省耗”,規定“止納正稅數,不量省耗”。
要知道,李存勖在位期間,老百姓在應繳納的夏秋兩稅中,除了繳納正稅之外,還需要再按照正稅數額,每鬥額外徵收一升,此即所謂“省耗”,有點類似現在的附加稅。
“省耗”沒有了,這就意味著夏秋兩稅各減收十分之一。賦稅的降低直接促進了農業生產,穩定了市場糧價。據《舊五代史》記載,僅僅只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稅費體制改革,適逢糧食豐收,穀物價格大幅度下降,“雁門以北,東西數千裡,鬥粟不過十錢”。除此之外,李嗣源還實行“減輕鐵稅”“加收酒稅”等,自此之後,“民甚便之”。
國家格局體制改革方面。李存勖在位期間,推行中央集權,設立諸道監軍使,一定程度上剝奪了藩鎮的權力,也間接導致了藩鎮將帥的離心。
相較於李存勖一心要恢復盛唐、一統天下的激進做法,李嗣源則是選擇了在確保核心利益的前提下,與地方藩鎮達成一種動態平衡的共治格局。
所以,他“去其糟粕”,就任監國的時候就下令“罷諸道監軍使”,最大程度爭取到了地方各藩鎮的支援。即位稱帝后,他正式釋出詔令,將從地方節度使手中奪取的軍事、財政權力重新還給藩鎮,權力在中央和地方進行了二次的重新調整分配。
內部機構體系改革。李嗣源下令,削減後宮、內官、教坊、鷹坊、御廚人數,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