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無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城,金鑾殿。
周易走進金鑾殿中,只見朱元章埋首於奏疏翻閱之中。
等了好一會兒,朱元章才從奏疏堆中抬頭,看向周易。
先是和周易長篇大論,推心置腹地說了,
宮裡面的太醫有多不靠譜。
隨後又問道:
“你父親留下的書籍中,可曾涉及到了醫學?”
其實朱元章的問題,倒也不算離譜。
在古代,文人和醫生的差別,並不是很大。
在古代,能夠做一名醫生,是需要比較高的文化水平的。
另一方面,能看懂醫書,也就能算半個醫生了。
古語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足以見得,醫生的社會地位,還是很高的。
和文人的關係,頗為密切。
周易在觀止堂中,已經知道了朱元章最近的愁苦,倒是不覺驚訝。
但還是假裝猶豫了一下,回答道:
“曾經有一本書籍,裡面講了醫學之道。
卻和尋常醫家不同。
因此臣便不敢貿然上奏,
而是在私下裡面實驗。”
朱元章聽著周易的回答,很明顯有些好奇:
“是什麼樣的醫術,和尋常醫術有什麼不同?”
周易所指的醫術,自然是在穿越之前的現代生物學上,發展出來的現代醫學。
現代醫學和華子傳統醫學不同。
從認識人體上來說,現代醫學把人的組織器官不斷切分細化;
而傳統醫學,更多是在形而上上對人體進行認識。
華子的傳統醫學,雖然在歷史上發揮了很長時間的作用。
但相比於發展完備的現代醫學,很多優點是傳統醫學無法媲美的。
可週易卻知道,他現在掌握的醫學,和真正的現代醫學,相差過大。
周易沒有直接向朱元章解釋,周易現在手中掌握的醫學技術。
而是和朱元章說,在父親遺留下來的筆記中,畫著人體結構圖等一些理論知識。
周易最後結尾時疊了個甲,說他現在並不清楚,這種醫學是否真的有效。
朱元章的興趣被勾了起來,道:
“那這種醫學,可能夠治病救人?”
周易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向朱元章解釋,父親遺留下來的資料,只是進行了整理,還沒有過世間。
周易認真瞭解了朱元章的需求之後,便和朱元章提出,期望能夠親眼看一下朱標的病痛。
再回家對照書籍,進行研究。
看看再尋常動物、普通人家身上,是否能夠見效。
如果在尋常人家那裡成功了,便可以一試,解決太子朱標的病患。
朱元章同意了周易的請求,差還遣了一個小太監,帶著周易去往朱標居住的寢宮。
皇城不僅很大,內部的裝潢也是富麗堂皇。
可今天皇城之中的分為,卻顯得有些詭異。
周易還沒有走到寢宮之中,隔著很遠,就聽到了朱標殺豬般的嚎叫之聲。
聽起來痛苦極了。
再走進幾步,發現朱標的叫喊聲中,時而高亢,時而低沉。
小太監在前面帶路,幫周易推開房門。
周易看到了一箇中年漢子趴在榻上。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正趴伏在朱標背上,準備為朱標吸允背瘡。
周易看了一眼這個孩子,知道他便是朱標的兒子,朱允炆。
自從洪武七年時,朱標長子朱雄英死去之後。
洪武十年出生的朱允炆,便成了朱標的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