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第1/2頁)
班布林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本準備第三次攻打日本的計劃被擱置,忽必烈決定&ldo;專事交趾&rdo;。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忽必烈徵調江淮、湖廣、江西三行省的蒙古軍、漢軍、新附軍七萬人,雲南蠻兵六千人,海南島四州黎兵一萬五千人,近十萬人馬再徵安南。此戰仍是以九皇子鎮南王脫歡為統帥,設立&ldo;徵交趾行尚書省&rdo;,以大將奧魯赤為平章政事,程鵬飛、阿八赤為右丞,烏馬兒、樊楫為參知政事,統歸鎮南王節制。
是年十一月,元軍分東路、西路、海路三面攻入安南。
安南軍仍然在正面戰場節節敗退,元軍一路斬關奪隘,雄赳赳氣昂昂跨過紅河,再次佔領升龍。
可是,安南經過兩次戰爭洗禮,已經總結了豐富的抗戰經驗,在陳國峻的安排下,堅壁清野,主力分散,以小規模的叢林戰騷擾元軍,只等著元軍疲敝之時再發動反攻。
面對安南的戰術,鎮南王脫歡也並非毫無應對,他吸取上次經驗,採取步步為營的策略,分兵佔據安南州縣,立寨防禦。這一招確實有效地避免了被安南軍搞得疲於奔命。但是,安南百姓抗戰熱情高漲,與元軍極不合作,就地籌糧等同於緣木求魚。而從本土運送糧食又遭到安南軍阻截‐‐運糧萬戶張文虎押糧渡海,在綠水洋被安南水軍攔截。張文虎無奈之下將糧食全部沉於海底,率輕舟突圍。
糧食不濟,脫歡不得不放棄步步為營,命令所部尋找安南主力決戰,可茫茫雨林,熟悉地貌的安南軍總是隱藏的恰到好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找到。而潮熱的氣候又再次讓元軍成批病倒,脫歡除了仰天長嘆:&ldo;地熱水濕,糧匱兵疲&rdo;之外,拿不出任何好辦法。
一直拖到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二月,鬥志幾乎為零的元軍終於在聽從眾將領勸說的脫歡率領下分路撤退。同上次一樣,這時候安南軍如同從地底下冒出來一樣,處處阻擊元軍。右丞阿八赤率精銳步騎開路,每天作戰數十次,終於在內傍關中毒箭身亡。脫歡改道由單已縣和盝州撤退,方才逃回廣西,但所率人馬已經損失十之六七。
陸軍損失慘重,水軍更慘。烏馬兒、樊輯率水軍沿白藤江入海撤退,在入海口遭到陳國峻伏擊,安南軍在河道釘了木樁,元軍水師被困在江面進退不得,四百艘戰船全軍覆沒,烏馬兒、樊輯雙雙被俘殺。
再次慘敗於蕞爾小國,忽必烈勃然大怒,雖然脫歡是他的親兒子也無法姑息,將他先調至淮南江北,再遷汴梁,最後貶謫到揚州,並下令終身不準入覲。脫歡從此鬱鬱不得志,未能再被委任領兵,也沒能再見父親一面。
【正文】
連續三次擊退世界最強大的帝國,安南君臣百姓確實有足夠的理由自傲,但連年戰爭讓小小的安南遍地焦土,如果戰爭持續下去即使不被打敗,也會被拖垮。陳聖宗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遣使上表,獻上自己的金制跪像,謝罪乞和,並送還俘虜。
安南雖然服軟了,可怎麼看也像得了便宜賣乖。忽必烈雖然接受了貢禮,但仍然要求安南國王親自朝見‐‐也許忽必烈覺得,自己的悶氣只有看到安南王跪在面前低聲下氣才能紓解吧。可陳聖宗和繼任的陳英宗雖然願意稱臣納貢,可就是不願意親自朝見,這也可以理解,自己把人家打得那麼慘,一旦親自去了,萬一老皇帝震怒,還不得當場掉腦袋?
安南王不願意親自來,忽必烈的怒氣始終難消,按他自己的話說,&ldo;此事猶癢在心,豈諸人爬搔所及&rdo;。至元三十年(1293年),已經在病榻上的忽必烈任命湖廣行省右丞劉國傑為湖廣安南行省平章政事,與宗王亦吉裡帶、江西行省樞密院副使徹裡蠻調集五萬六千大軍準備四徵安南。可老皇帝已經風燭殘年,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