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第1/2頁)
班布林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兀良合臺所部後來能夠在孤軍深入的情況下從雲南勢如破竹攻到湖南潭州(長沙),可想而知戰鬥力之驚人。安南軍在東南亞諸國中雖稱勁旅,畢竟是井底之蛙的水平,一戰下來,土崩瓦解。太宗陳日煚本來無處可逃,但因為徹徹都只顧著追擊岸上敵軍,沒有專注於俘虜安南軍戰船,終於使得陳日煚逃出生天。戰後,兀良合臺責徹徹都違命之罪,徹徹都服藥自殺。
紅河防線一丟,安南首都升龍便無險可守,陳日煚帶著文武宮眷棄城而走,兀良合臺佔領升龍,發現派出的使者已經有一個瘐死獄中。這樣的場景在忽必烈佔領大理城時也發生過,忽必烈想要屠城,幸虧隨軍聽用的姚樞等人力諫才作罷。兀良合臺身邊此時卻沒有可以勸諫他的文士,於是,為了洩憤,屠城令下,升龍頓時成為鬼蜮。
首都雖然拿下了,可國王沒有抓到,安南也沒有屈服,太宗陳日煚和太子陳日烜收集殘部,準備反攻,大將陳國峻也率軍從山西路東下勤王。兀良合臺兵力有限,有陷入包圍的危險,再加上熱帶雨林氣候使得兵士尤其是蒙古兵頗多患病。無奈之下,兀良合臺在佔領升龍九日後,撤兵回雲南。留下兩名使者等陳日煚回來招降。待到陳日煚&ldo;迴鑾&rdo;,發現京城殘破不堪,雖然大怒,但已領略蒙古軍善戰的他不敢再拘押使者,將兩名使者捆綁送回。
一個民族的領袖是否稱職,就要看他能靈活的順應時勢來換得民族最大的利益。陳太宗陳日煚當初拒絕蒙古帝國的招降,在於不知彼不知己,在吃一塹之後得以長一智,傳位給太子陳日烜,是為陳聖宗,父子二人開始改變&ldo;侍北&rdo;策略。1260年,大元王朝建立,陳聖宗主動遣使表示歸附。忽必烈派禮部郎中孟甲,禮部員外郎李文俊出使安南,宣諭:&ldo;爾國官僚士庶:凡衣冠典禮風俗,一依本國舊制。已戒邊將不得擅興兵甲,侵爾疆埸,亂爾人民。卿國官僚士庶,各宜安治如故。&rdo; 安南從此得以短暫太平,中統二年(1261年),忽必烈封陳日烜為安南國王。
但是,元朝對於藩屬國的要求,有君主親朝,太子入質,設定達魯花赤的內容。這對於儒化極深的陳朝來說根本無法接受,陳聖宗以宣諭詔書中有&ldo;一依本國舊制&rdo;為理由,百般推脫。在阿里不哥尚未討平,南宋尚未吞併之時,忽必烈也只能睜一眼閉一眼。就這樣一直推託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阿里不哥早已成為古人,南宋最後的抵抗力量也已灰飛煙滅,耐不住性子的忽必烈遣使提出:&ldo;若果不能自覲,則積金以代其身,兩珠以代其目,副以賢士、方技、子女、工匠各二,以代其土民。不然,修爾城池,以待其審處焉。&rdo; 此時,陳聖宗已死,其子陳日燇繼位,是為仁宗。仁宗知道這已經是最後通牒,拖無可拖,乾脆積極備戰,並將由元朝封為國王的叔叔陳遺愛暗殺。
【正文】
至元十八年(1281年),原本已經臣服元朝的占城國出了亂子,王子補的不滿元朝欲圖直接統治占城,起兵反抗。忽必烈派大將唆都從海路攻打,占城不久便被平定,將其列為行省,與荊湖行省合併,稱為&ldo;荊湖占城行省&rdo;,治所設在鄂州。占城在安南之南,這樣一來,便實現了對安南的南北夾攻之勢。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忽必烈命第九子鎮南王脫歡駐鄂州,全權負責徵討安南。
鎮南王所部再加上荊湖占城行省,軍勢極為浩大,於至元二十一年十二月兵分六路壓向安南。
陳朝早已準備翻臉,大軍壓境並不驚慌,陳朝名將陳國峻督率十萬大軍於萬劫(今越南海陽)阻擋北路元軍。仁宗也親率十萬軍隊於排灘抵擋唆都、烏馬兒的南路元軍。
有準備是一回事,部隊經不經打是另一回事。在元軍凌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