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世凱粗通近代軍事知識,他參照曾國藩、李鴻章早期編練湘軍、淮軍的辦法以及德國的軍制,擬定了《練兵要則十三條》、《新建陸軍營制餉章》和《募訂譯員合同》等。新建陸軍雖然還沿用淮軍的營務處、營、隊、哨、棚等名稱,但編制上打破了舊軍的框框,基本上採用了近代德國的陸軍制度:軍隊分步、馬、炮、工、輜各兵種;一軍分兩翼,每翼轄二、三營;每營官兵一千一百多人等。新建陸軍的武器,全部由國外採購進來,主要有德國的炮和奧國的步槍。由於使用新式武器,舊的一套練兵辦法已不適用,袁世凱透過中國駐德國公使,延聘了巴森斯等十多名德國軍官,充當新建陸軍的教習,由他們訂出各種規章制度,又由他們監督實行。為了提高兵士的素質,新建陸軍中設有步兵、騎兵、炮兵、德文四所隨營學堂,統稱&ldo;行營武備學堂&rdo;,從兵士中考取學員,學制兩年,畢業生均擔任下級軍官,成績優秀者選派德國或日本留學,如孫傳芳、張士鈺、張樹元等。袁世凱小站練兵,揭開了清軍編練近代化的序幕,在中國近代軍制史上是一個重大的轉折。但是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新建陸軍從一開始,就依附於西方列強,這種由列強一手裝備和訓練的軍隊,只能成為列強侵略中國和控制中國的更強有力的工具。
在軍事裝備訓練方面,袁世凱極力採用資本主義的先進技術,然而,在選拔將領方面,仍因襲湘淮軍閥的舊習,&ldo;兵為將有&rdo;,專門培植依屬於自己的勢力,這大體可分為三類:
一、親戚、同鄉、舊知及追隨多年的家兵家將。這類人大都被安插在要害部門,充當爪牙和耳目。如:
劉永慶,河南項城人,與袁家有親戚關係,並隨袁世凱赴朝鮮,任為新建陸軍糧餉局總辦兼轉運局總辦,掌握全軍糧餉軍械大權。
吳鳳嶺,袁世凱家傭人之子,從小在袁家長大,後任袁世凱的跟班護衛,任新建陸軍馬隊第一營後隊隊官。
吳長純,安徽廬江人,袁世凱的老部下,任新建陸軍步兵右翼第二營統帶。
雷震春,安徽宿州人,袁世凱的老部下,任新建陸軍步兵右翼第三營後隊領官。
江朝宗,安徽旌德人,袁世凱的部屬,任新建陸軍參謀營務處及兵官學堂監督。
徐世昌,直隸天津人,早年與袁世凱在陳州相熟,時任翰林院編修,經袁世凱奏調來到小站,管理參謀營務處,成為袁世凱最得力的智囊和軍師。
此外,袁世凱在朝鮮時的差弁、親兵,如王同玉、趙國賢、王鳳崗、徐邦傑、唐天喜等十餘人,都分別擔任了新建陸軍的統帶、領官、哨官或哨長。
二、用官祿籠絡的一批北洋武備學堂的畢業生。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武備學堂,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所陸軍學堂,畢業生大都能掌握一些近代軍事技能,但在舊軍隊中長期不受重用。袁世凱選用軍事學堂出身的人擔任軍官,本是一項重要的改革,但這改革一開始就帶有很濃的封建依附色彩。到1896年4月,武備學堂的畢業生充任新建陸軍各種職務者已達一百三十多人。其中著名的有:
段祺瑞,安徽合肥人,任新建陸軍炮兵營統帶兼炮兵學堂監督。
馮國璋,河北河間人,任新建陸軍督操營務處總辦兼步兵學堂監督。
王士珍,河北正定人,任新建陸軍工程營統帶兼講武堂總教習。
以上三人後來都成為北洋軍重要將領,號稱&ldo;北洋三傑&rdo;,被視為袁世凱的&ldo;龍、虎、狗&rdo;。
曹錕,直隸天津人,任新建陸軍學兵營統帶兼督操營務處提調。
張懷芝,山東東阿人,任新建陸軍右翼步隊第三營前隊隊官,後升炮隊第一營管帶。
段芝貴,安徽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