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獲得這些組織和美國類似組織資助的,主要是&ldo;魯赫&rdo;、烏克蘭共和黨,還有其他一些反對運動,以及利沃夫、捷爾諾波爾、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等地新成立的地方機構。
中央電視臺組織了一些地方電視的專場實況轉播節目,對那些最賣力氣的&ldo;鬥士&rdo;‐‐人民代表候選人‐‐提供支援。事實上他們所有的人在當選為代表之後,都參加了&ldo;跨地區代表組合&rdo;,成為瓦解&ldo;帝國&rdo;的熱心領路人。不論是在全蘇電視臺,還是在共和國電視臺,他們無時無刻不受到歡迎,給大家出主意,教大家如何生活。其中大部分是在為自己&ldo;揚名&rdo;,利用車諾比的事故,在大家的痛苦上大做文章。不過他們手上最大的一張王牌,還是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供應困難的問題。
所有這些因素在1990年3月份的烏克蘭最高蘇維埃選舉期間,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烏克蘭西部各州的代表位置,幾乎被&ldo;魯赫&rdo;和其他反對派運動的代表囊括一空。
直到此時,&ldo;魯赫&rdo;也沒有成為向戈巴契夫下過保證的&ldo;改革派&rdo;同盟者,而是明確宣佈了它的反共方針,彈起了烏克蘭必須退出蘇聯的調調。
與此同時,烏克蘭最高蘇維埃的領導,也許是因為還記得總書記&ldo;建議&rdo;的緣故吧,竟作出決定,將一些起主導作用的委員會的領導崗位交到了反對派代表的手裡。這大大加強了他們進行直傳、把自己觀點強加於人的能力。
就在就蘇聯命運於1991年3月17日進行全民公決的籌備期間,假面具被揭下來了。這一天,根據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克拉夫丘克的提議,決定對共和國居民進行一次民意測驗:&ldo;您是否同意在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基礎上,烏克蘭應留在蘇維埃主權國家聯盟內?&rdo;這個措辭本身就&ldo;有點那個&rdo;。但更重要的當然是公決和測驗的結果。
這時,已經出現的15個政黨和運動,公開展開宣傳活動,反對保留蘇聯,反對烏克蘭加入蘇維埃主權國家聯盟。與他們對抗的只有烏克蘭共產黨一個黨。共和國城鄉充斥著抨擊蘇聯、要求烏克蘭退出蘇聯的材料,似乎烏克蘭正在遭到&ldo;帝國主義中心&rdo;的掠奪。這些材料的作者引用了一些數字,證明共和國在工農業生產方面甚至同歐洲相比也處於領先地位,試圖以此使人民相信,只要退出蘇聯,&ldo;烏克蘭就會過上跟歐洲一樣的生活&rdo;。
反俄的火焰在燃燒,民族極端主義分子口邊掛著白沫力圖證明,&ldo;莫斯科倫&rdo;會吃掉烏克蘭的糧食、肉和奶油。所有人耳朵裡都可聽到一種斷言,每年中央從烏克蘭經濟中搶去數額高達1000億‐1200億盧布,出產的糧食有一半都要被運走。
受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委託,該共和國科學院學者進行了相應的計算,證明上面提到的&ldo;掠奪論&rdo;完全是一派胡言,因為被&ldo;掠奪&rdo;的東西竟高出該共和國實際資源3‐4倍。實際上這些資源中有相當大一部分都用於共和國自身。同時學者們還指出,共和國若單憑自己的資源,石油只能滿足本身需求的8%,天然氣只能滿足22%,林業資源只能滿足38%,等等。
與此同時,烏克蘭對石油的年需求量為6000萬噸(即超過共和國產量10倍)。如果在外部市場購買石油,按國際價格,烏克蘭須支付80億美元。至於居民所需商品,共和國的全部縫紉機,40%多的收音機,1/3的摩托車,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