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第1/2頁)
王東歌/索巴/寶花滿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扶州翠海即今之九寨溝。九寨溝古時屬南坪(古稱羊峒,分為上、中、下羊峒。九寨溝屬中羊峒),稱為九寨溝或翠海。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屬扶州所轄,隸松州都督府,屬隴右道,後改屬劍南道。先後於儀鳳二年(677年)和大曆五年(770年)兩次沒入吐蕃之手,宣宗大中二年(848年),節度使鄭涯將其收復。)
光波翼沉吟道:&ldo;的確有些蹊蹺。前日在京城東內苑,御鶴族忍者便現身相助賊人,如今紛紛東飛,莫非又有陰謀?&rdo;
谷凡又道:&ldo;更怪的是,那鶴青雲怎說他族中忍術一度失傳?又怎的接上了法脈?&rdo;
光波翼道:&ldo;當年御鶴族長鶴野天率眾歸隱山林,或許自斷忍術傳承亦未可知。只是他的後人又如何接上了法脈?除非……&rdo;
&ldo;除非他們找到了百典族人。&rdo;鐵幕志插道。
&ldo;不錯。&rdo;光波翼點頭稱是。&ldo;三道長老已經知曉此事了嗎?&rdo;他隨即又問谷凡道。
&ldo;皆已知曉,風長老已命人追查此事。堅地長老尤為重視,特加派了數人往扶州一帶追查百典族人下落。川長老那邊我倒不知有何舉動,相信自會派人追蹤御鶴族忍者行跡。&rdo;谷凡答道。
&ldo;好。&rdo;光波翼手按桌面道,&ldo;我二人便在此多留些時日,看看能否查到些線索。&rdo;
&ldo;這閬州當真是牽絆之地。&rdo;光波翼心道。此番西來,未到閬州便聞說父親遇害往事,甫一進城,又聽到百典族訊息,心中不免百感交集。當下光波翼便與鐵幕志和谷凡二人好一番痛飲,那二人哪及他海量,不久便住了杯,只他一人豪飲不絕。
飯後二人辭別谷凡,在城中尋了家客棧住下,此後月餘間,便在閬州、綿州、利州一帶細細查訪。
這一日,二人又從谷凡處聽說,盯守翠海口子的探子來報,每隔七日便有一名御鶴族忍者飛向松州方向,只是將到松州時,御鶴忍者必乘鶴高飛入雲,無法追查其行蹤,已連續五次皆是如此。
光波翼心下奇怪,遂決定與鐵幕志親往翠海一行。
到得翠海,二人計算明日便當有御鶴族忍者乘鶴飛出,但聽說他們每次出行時辰皆不相同,二人只好夜間守在翠海口子外,隨時留意。光波翼同鐵幕志商量,夜間由鐵幕志值守,次日光波翼追蹤御鶴忍者去松州,鐵幕志便留守此地,深入翠海查訪御鶴族藏身所在。
一夜無事,次日天一亮,光波翼便起身守望,誰知等到正午亦不見動靜。待過了午時,忽聞一聲鶴唳,隨即一隻灰鶴從空中飛過,鶴背上正跨坐一人。
光波翼忙飛身追了上去,並不敢跟得太近,好在這一路都是密林巖嶺,並無人跡,既易於藏身,又可盡情放開腳步。
一氣兒向西南奔出二百里,方接近松州城。光波翼知那灰鶴又要高飛,四下觀看,見這松州城三面並無峻嶺阻隔,唯獨西面至西南靠山。那御鶴族忍者若要高飛,必是怕人窺見他行蹤,況且他總要落下地面,不會一直飛到雲霄殿上去,如此看來,他必是要越過這松州城,飛到西南山中去。
念頭甫過,那灰鶴已陡然斜刺攀高,很快便消失在雲中。光波翼更全力放開腳步,並不進入城中,而是從東面繞過松州,直奔到松州城西南六七十里外的山上,在山頂擇了一處視野好處藏身,見那山後竟是一座峽谷。
不多時,果然見那灰鶴飛了過來,卻比光波翼晚了片刻,直衝向谷中。
光波翼待那灰鶴飛低,這才從後追了上去。未行多遠,忽聞轟轟水響,如萬馬奔騰,亦如戰鼓擂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