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撂挑子成功的蘇東坡 (第1/2頁)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年的三月份,還發生了很多事情。
尚書右丞胡宗愈在劉安世、王覿等人的猛烈攻擊下,最終被降職,改知陳州,這對蘇軾來說多少算是一個打擊,兩人相交多年,政見方面也十分類似,胡宗愈還是常州人,蘇軾從黃州出來後便是在常州買的地,兩人還約定以後一起歸老。
蘇頌製造的水運渾儀被太史局的官員上書說事,認為大宋以火德而統治天下,叫水運實在是不吉利,所以詔令改名為元佑渾天儀象,這個事跟蘇過沾點邊,但沒什麼影響。
再就是蘇軾自己上書的事了,他主要指責了三樁事:一是朝廷功過不分,做得好的不鼓勵,做得不好的也不制止;二是黃河北流得好好的,非得讓大河向東流;三是西夏寇邊,殺人劫掠,邊將不上報,朝廷也裝作不知,這會造成國家的混亂和衰落。
蘇過分析了下這三件事,第一條就算了,泛泛而不知所指;第二條是當下的熱門話題,大家本來就還在爭論中;關鍵是這第三條,朝廷都願意跟西夏割地求和了,又再三下詔令邊軍不得製造事端,那現在西夏人擺明就是得了便宜又不講武德,這種情況讓人家邊軍怎麼辦嘛,裝沒事發生不正是宮裡和朝廷都希望看到的嗎?
蘇軾這一道奏疏上去,擺明了是不滿當朝宰執們的做法,所以朝中立馬又是新一輪針對他的攻擊,還是老熟人帶頭,趙挺之和王覿,攻擊的點也還是那些陳詞濫調:有才無德,輕浮,好縱橫之術。
蘇軾被一輪集火下來,直接撂挑子,再次上書稱病,要求外放。
而這一次,太皇太后選擇答應,免去了蘇軾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的職務,改授龍圖閣學士,出知杭州。
老太太心心念唸的是朝堂上下一團和氣,可有蘇軾在,便一刻不得消停,她雖然信任蘇軾,也不得不將其外放了事。
蘇軾接到任命,唯一的想法就是終於可以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了。
蘇過在一旁嘆息道:“爹爹這下可算如願了。”
“是啊,”蘇軾笑道:“不想時隔十五年,還能再次回到杭州。”
上次是熙寧四年,新黨執政,蘇軾被外放到杭州當通判,這次是元佑四年,舊黨執政,蘇軾被外放到杭州當知州。
命運轉了個大圈,又將蘇軾送回西湖邊上。
蘇過問道:“爹爹打算什麼時候動身呢?”
“沒那麼急,最快也得下月離京,”蘇軾開心道:“我還得先去南京一趟,再去杭州上任。”
南京應天府的樂全老人張方平,如今也已過耄耋之年,三蘇都曾蒙他照顧,所以蘇軾在宦遊路上,寧可繞路也會選擇過去陪老人住上一陣子。
不愧是你蘇東坡,外放就是旅遊。
蘇過聽說不急著走,鬆了口氣,他如今身上也有不少事情,一旦脫身而去,京城這邊不知道高俅能不能應付得了,而且去了杭州,對他的未來也是不利的,遠離朝堂,許多動向便只能靠看邸報了,而且攢聲望這種事,在地方肯定會差很多。
可孤身留在京城,不和蘇軾一起去杭州,肯定是不行的,光不孝這一條,就足以讓他一輩子都翻不了身。
蘇軾還沉浸在一片喜悅中,所以蘇過只能去和王夫人抱怨。
王夫人聽說他不想去杭州,問道:“去杭州有何不好,你可是在那裡出生的。”
“沒有說不好,”蘇過也很鬱悶,說道:“只是在京城待習慣了,農莊那邊也都打理得比較合心意,如今說走就走,有些捨不得。”
王夫人笑道:“我早就習慣了跟著你父親四處為家,只要家人團聚一起,有什麼好捨不得的。”
王閏之自嫁給蘇軾起,先在京城,然後熙寧變法時外放杭州,輾轉密州、河中府、徐州、湖州,接著就是烏臺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