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抱個大腿混臉熟 (第1/3頁)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八月,蘇軾在江寧沒找到合適的田宅,而一家人泊舟為宅已有數月之久,便在舊友的支援下,準備渡江去北邊的儀真暫時安置。
蘇過覺得不能再等,於是在出發與王安石辭別前,對蘇軾說道:“孩兒想跟在王公身邊學習一段時間,還望爹爹成全。”
混了多日,如今至少喊爹孃是沒有障礙了。
蘇軾詫異道:“你要學什麼我不能教你?”
倒是忽略了這當爹的勝負心了,蘇過汗顏,連忙解釋道:“近幾年在黃州有感於民生多艱,想向王公討教下新法條例的事。”這話放在二十一世紀,自然會被大人們笑掉大牙,但在這個時代,也不過顯得稍微早熟些罷了。
不過蘇軾不同意,斷然否決道:“你如何能與王荊公討論國事,休得胡鬧。”
蘇過早有準備,辯解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何我就不能?”
讀書人的點自然不同,果然蘇軾的注意力被前面八個字吸引去了,他重複了一遍,讚道:“我兒果然長大了,說得有理,一會為父幫你去和荊公說。”
蘇過目的達成,見好就收,說道:“那孩兒先去與母親兄長告個別。”
王夫人倒是沒有反對,眼下蘇家居無定所,蘇過跟著王安石還能少遭點罪,只是再三叮囑“不可失了禮儀,上次那種作詞譏諷的事可不能再幹了”云云。
蘇迨性子恬淡,不愛交際,而且才十五歲,除了有些捨不得弟弟離開,也沒什麼可交代的。
到王安石處,蘇軾臨場了倒有些開不了口,先說了接下來的安排和辭行的話,然後就有點尷尬地坐著喝茶。
蘇過嘆了口氣,就老爹這愛惜臉面的毛病,怎麼能混得好官場,於是從蘇軾身後走出,長揖道:“小子久慕王公風采,願留在身邊做一書童,希望王公成全!”
兒子都起了頭,蘇軾就沒那麼難開口了,連忙道:“這確是犬子的心願,荊公還請考慮一二。”
王安石一時愣住,笑道:“你父親繼承了歐陽永叔的文壇宗主之位,你給我當書童,我可擔不起。”
蘇過自然不願放棄,說道:“詩文小道爾,前幾年在黃州,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所以我想學的是富國之道。”這話誇張了些,但小孩子學大人,只能從危言聳聽開始。
聞得此言,蘇軾仰頭看向屋頂,用力眨了幾下眼睛,當著外人的面被兒子劃到小道之流,實在是有些丟臉,不過想起初到黃州時的情景,又覺得確實是有愧於蘇過。
王安石搖搖頭,嘆道:“老夫隱退多年,行將就木,也教不得你什麼了。”
“那王公這些年安心嗎?”蘇過堅持道:“眼下的新政可還是如王公所設計的那般?”
這下蘇軾就不得不打斷了,剛才這話往小了說也是妄議朝政,往大了說是毀謗君王都不過分,他咳嗽道:“休得胡言。”
王安石不以為意,卻也不至於這麼容易被一個小孩激到,依舊拒絕道:“既然不在朝中,便不談國事。”
蘇過暗歎這些老傢伙沒一個好忽悠的,長揖道:“不談便不談,王公身邊總少不得書童陪侍,小子願意當個不說話的書童。”臉皮要厚,一步一步來,圖的就是一個君子可欺也。
王安石看向蘇軾,蘇軾臨行前已經答應了兒子,不好反悔,於是也起身做了個長揖,說道:“犬子有志於此,還請荊公抬愛。”
這父子倆把話都說到這份上,王安石也就不好再拒絕,畢竟這個時代認個師門啥的不算什麼大事,原來的世界裡章惇的兒子還拜蘇軾為師了呢,也不影響後面蘇轍向章惇開炮,章惇把蘇軾送到海南去吃椰子。
再說蘇東坡的兒子給自己當書童,怎麼著也是自己賺了,王安石便笑著應了下來,說道:“那你便留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