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用魔法打敗魔法 (第1/2頁)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安石陪著蘇軾父子游覽了鐘山,勸蘇軾就在江寧置辦田產,兩人也好做個伴,專注於讀書治學或者修史,蘇軾自然是願意的,他素有陶淵明之志,眼下既然有機會,自然也不願再回朝堂蹉跎,便應了下來,準備找人打聽田舍之事。
陪同遊玩的江寧知州陳睦也笑著答應幫忙。
侍立一旁的蘇過有些急了,總算抓到一個表現的機會,也顧不得許多,心中對尚未出生的老辛道聲抱歉,上前對眾人行禮道:“小子方才偶得半闕水龍吟,望各位前輩雅正。”
不待蘇軾發話,此間的主人王安石先笑道:“此詞牌子瞻已有‘春色三分,兩分塵土,一分流水’的佳句傳世,今日倒要看看他家麒麟兒如何。”
眾人連聲附和,蘇軾一時也是老懷安慰,對蘇過說道:“你且道來。”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蘇過終歸還是要點臉,而且上闕內容也有些不合適,便只道出了這半闕。
辛大神這首詞下半闕先點了因蓴鱸之思返鄉的張翰,又借劉備與桓溫的典故表達了自己的壯志難酬,所以用在此時打臉“求田問舍”之事甚是合適。
眾人一陣尷尬,一陣沉默,詞自然是好詞,但剛還熱火朝天的討論著在江寧求田問舍,以為歸老一事,轉眼便被一小兒作詞譏諷,面上都有些掛不住。
蘇過也是豁出去了,十三歲的年紀,也只能先這樣吸引大家的注意了,總不能長篇大論地和這些大佬們討論新法的利弊得失吧?
還是王公大度,解圍笑道:“子瞻此子,頗有乃父風采,詞風大氣,不做小兒姿態。”
“什麼乃父風采,不就是大嘴巴,啥都敢說嘛。”蘇過腹議。
蘇軾也跟著說道:“年少無知,狂悖失禮,讓諸位見笑了。”他倒是想表揚幾句寫得不錯,可這也不是場合啊。
在場的都是老江湖了,自然不會跟一個孩子計較,都笑著揭過此事,轉而聊起史書編纂的事來。
蘇過目的達到,也不再多言,心中暗道:“其他人無非是傳話筒,只要蘇、王二人知道自己心意,便有了下一步的機會。”
回到船上,蘇軾果然單獨喊來蘇過,問道:“何以在外面如此孟浪?”
蘇過早已打好腹稿,答道:“孩兒確有緣由,但此事需母親在場方可分說。”於是一頭霧水的王夫人也被請了過來,蘇軾先簡單說了下白日裡的情況。
蘇過這才說道:“那日孩兒落入江中,浮浮沉沉之時,彷彿有一老者閃著金光出現在眼前,模樣看不真切,唯有兩道劍眉十分醒目。”
蘇軾與王夫人相視一眼,聽蘇過繼續說道:“老人與我說道,爹爹經年不順,皆因‘不外飾’之過,但處罰到此也夠了,後面當否極泰來。”
蘇軾激動道:“是了是了,父親在我十歲那年寫了《名二子說》, 有‘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一句,還有寫給子由的‘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
蘇過自然不知道這些詳情,不過老蘇的這幾句預言太神準,所以那一世才聽說過。穿越到這個時代,說實話肯定是沒人信的,搞不好得被蘇大學士送到他那些僧道朋友那裡進行思想改造,所以只能讓老蘇現身說法了。
子不語怪力亂神,說的是敬鬼神而遠之,但蘇軾都對自己是和尚轉世一說深信不疑,所以借蘇洵之口傳個話想來他是可以接受的,但為了穩妥,蘇過還是將王夫人也請來幫自己做個見證。
蘇過假裝詫異,接著道:“老人還交代說,爹爹日後重回廟堂,不可忘了這幾年的漂泊,也切記禍從口出。”
聽完這些,蘇軾又有些納悶了,疑惑道:“父親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