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20章 北大西洋深處(二)
在戰爭的技藝中,最為寶貴的部分即是對情報的解析。尤其是在大洋之中如此廣闊的戰場,資訊傳達的速度是這樣的緩慢,而每一條有限的訊息又是這樣的珍貴。
這迫使每一名指揮官都必須發展出一種職業敏感,在面臨未知的戰場時,能做出極具先見之明的判斷,繼而發出正確的命令。
不得不承認,盎格魯-撒克遜人是一個極為善於學習的民族,他們喜歡將其他國家和民族優秀的成果毫無心理負擔的“拿為己用”。
在繼普魯士王國仿齊國模式在軍隊中創立了參謀制度後,英格蘭皇家海軍也於十年前(1715年)建立參謀部,由若干資深海軍軍官充任參謀,對軍事戰略和戰術進行細緻分析和推演,為海軍委員會和出海作戰的海軍高階將領提供專業的作戰指導意見,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將領個人片面而武斷的決策。
畢竟,在一個龐大的軍隊序列中,擁有卓越頭腦和天才指揮才能的將軍數量是很少的。英格蘭皇家海軍希望自己的軍隊也能像齊國那樣,每一個戰術的決策,都是出自於湧動在每個戰略樞要處的、被訓匯出的敏銳直覺和專業判斷。
皇家海軍上將威廉·佩恩率領的大西洋特遣艦隊離開英格蘭本土後,迎著強勁的西風,緩緩駛入風高浪急的北大西洋海域後,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在茫茫大洋之中能尋找到齊國的破襲艦隊,並引誘他們主動來進攻自己。
經過一番細緻的籌劃,隨行的海軍參謀軍官認為遊曳於北大西洋海域的齊國艦隊一定在某個島嶼建立了臨時營地,以便能對出現各種狀況的艦船進行簡單修補,同時也要讓受傷和生病的船員獲得及時地醫治和精心的護理。
要知道,齊國人遠道而來,出了迦納利群島外,並沒有穩固的海上基地。而地中海地區雖然有摩洛哥、埃及,乃至奧斯曼等港口可以停駐,但只要讓英格蘭海軍封鎖了直布羅陀海峽,那麼他們只能在被困在“澡盆子”一般大小的地中海,而無有任何作為。除非,他們想跟皇家海軍打一場海上決戰。
可是,經過半年的交鋒,他們發現齊國人明顯不願意跟皇家海軍發生戰略決戰,而是化整為零,隱藏在大洋深處,開始頻繁襲擊英格蘭商船,破壞英格蘭貿易航線,儼然是要封鎖英格蘭的對外貿易渠道,以達到持續削弱英格蘭經濟的目的。
這種戰術,他們英格蘭海軍在過去的數十年中,曾對荷蘭、西班牙、法國、普魯士以及瑞典等國家施行過,均獲得了不錯的戰果,不僅從海上掠取了大量的物資和金錢,還迫使對方的海上運輸或者對外貿易陷入停頓,最終有力地促成了英格蘭王國取得最終的勝利。
該死的齊國人一定從過去的成功戰爭經驗中,學到了這種靈活機動的戰術,轉而用在了他們英格蘭身上。
那麼,齊國人為了維持長時間的封鎖戰術,那就要選擇一處隱蔽的海上基地。不說戰鬥中,會直接造成艦船的損傷,就是在海上航行日久,也會對船隻造成不可避免的耗損,以及大量人員患病或者受傷。
縱觀周邊海域,距離英格蘭較近,又能隨時駛入大洋深處威脅英格蘭商船的島嶼並不多。位於蘇格蘭東北方不遠的設得蘭群島,大不列顛島西北方的法羅群島,以及寒冷而偏僻的冰島,都有可能被齊國人闢為臨時駐錨地,用於艦隊的短暫休整和維護。
艦隊參謀軍官們認定,設得蘭群島距離英格蘭本土太近,齊國人不會冒險停駐於此。那麼法羅群島和冰島,就有可能成為齊國人選定的目標。
據那些從北海逃過齊國攻擊的漁民反饋,齊國艦隊在襲擊了他們之後,便掉頭朝西邊駛去。儘管這個動作似乎表明齊國人是要進入大洋深處繼續搜尋那些從北美返回英格蘭本土的商船,但也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