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完董厥的一席話,劉禪面色依舊陰鬱,但卻未再開口。這樣的道理,讓他一時之間無從反駁。自古以來,斷案絕非朝夕之間能完成之事。
尤其是牽涉人命的案件,不僅僅因為失去了一條生命,更重要的是,還涉及到了另一條無辜的生命。如今正是殺人償命的年代。
故人若遭殺害,必然要求兇手以命抵命。固然,自武帝時代起確有贖罪制度,然而不論數額多大,贖罪之後,必定會有繡衣使者緊隨其後,調查這筆鉅款的來源。
畢竟,那位聲威顯赫的武帝豈會在乎麾下官員些許財帛?單是丞相之職,便更換不下二十人次,哪一次廢黜不是確鑿的罪證?
因此劉禪並不懼怕贖罪之舉,贖罪只會使得一個人的罪孽變為一族人的罪孽。現如今西川的情形之下,他的那位父親以及那位倡行法治的丞相都不會輕易放過這些人。
然而董厥提及的並非權貴濫用職權營私舞弊,一個小小的屯長又怎堪大用?
然而他所言,卻如利劍直刺凡人心扉,他只需咬定牙關,只要董厥無法在酷刑下屈服承認,那麼他便能堅守個一兩年之久。
但這短短的一兩年間,其父母必定會憂心忡忡地伴其左右,必定會頻繁出入府衙,甚至他們將成為鄰里間的矚目焦點。
這一兩年過去,他們又將會變成何種模樣呢?
最關鍵的是,他們苦苦支撐至最後,真的能換取那惡徒的一條性命嗎?
恐怕難矣,至少是希望渺茫!
於是,在這樣的境況下,無論他們如何思量,最終仍不得不預設了此事。
而此事也讓劉禪見識到了董厥的手段與智謀。
董厥確有能力,這點毋庸置疑,他能一眼洞見何為最佳應對之策,他深知此刻這對老年夫婦已別無選擇,故而竭力為他們爭取最優的結果。
這也驗證了史書上對董厥的評價並非虛言。
他雖有才,但卻不夠堅韌!
何謂堅韌?這就得提到大漢末年那位赫赫有名的英豪姜維,論戰事能否取勝?
尚未可知,唯有實戰方能知曉!
敵軍勢強,當下可暫退!
但絕不輕易退縮,有機會便要拼死一戰,直至將對手擊潰。此人於劉禪看來,便是足夠堅毅之人。
儘管勝少敗多,但他面對除剋星之外的所有人,都能憑藉剛猛之氣衝鋒陷陣,以拼命之姿贏得勝利。
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何謂“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加之本身亦非等閒之輩,一時之間竟讓雍涼群雄皆感其行事太過激進。
直至他遭遇了那位無論是眼界、才能、權謀均略勝他一籌,甚至同樣敢於拼命的鄧艾,才終於品嚐到徹敗的滋味。
實話講,若無鄧艾,姜維在後世的地位恐難以達到如此高度。
與此相反,董厥及其友人樊建,乃至諸葛亮的親子諸葛瞻,則是另一番光景。
無勇匡扶正道,便是對他們三人最貼切的形容,並非說他們缺乏才幹,或本領不足,更非質疑他們的忠誠之心。
主要問題在於他們這批人有一個極為致命的特點:猶豫不決,關鍵時刻無法果斷決策。
黃皓覬覦權力已久,自蔣琬時期起,他就顯露出此野心,以至於歷史上劉禪也曾意圖藉助宦官奪回朝政大權。
但他們幾人均清楚一點,那就是黃皓不堪重用。
在劉禪徹底放手之前,蔣琬、費禕、董允以及陳祗三人一直在壓制黃皓,允許他擔任黃門令,在宮中興風作浪。
但他卻不準染指政務,對此連歷史上的劉禪也心知肚明,因此當黃皓離間姜維時,劉禪立即命令黃皓向姜維道歉。
然而這一切都在諸葛瞻與董厥執政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