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第1/2頁)
不是風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啊,好難背,我今天去打聽了一下,隔壁班化學老師還給總結規律口訣,我們什麼都沒有。」
「其實有些東西不用刻意去記。」鹿行吟說。
他拿起粉筆,轉身往黑板上寫。字跡依然很輕,是他寫字的習慣,生病之後顯得更輕。
但沒有人抱怨,後排看不清的學生跑到了前面來蹲下聽,靠窗的學生拉了窗簾防止黑板反光。
鹿行吟寫了兩個化學式:
如果溫度在140c左右:
ch3ch2oh ho-ch2ch3 → ch3ch2och2ch3 h2o (催化劑為濃硫酸)
如果溫度在170c左右:
ch2hch2oh →ch2=ch2↑h2o(催化劑為濃硫酸)
隨後,鹿行吟在旁邊分別寫出了乙醚和乙烯的結構式,將每個化學鍵都清楚地標明瞭。
「可能大家覺得,一個溫度是140c,一個是170c,反應條件和產物都很相似,除了反覆背誦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鹿行吟沒有發覺自己跟著謝甜學會了這種循循善誘的、問詢式的講述方式。
指尖的粉筆圈住化學鍵兩端的字元,引個箭頭,隨後拆解,粉筆頭打黑板上,敲擊出篤篤規律的聲響。
如同兩種不同的拼圖方法,他將它一一拆解,展示給班上的同學。
他接著認認真真地講道:「大家可以看乙醚和乙烯這兩種物質的結構式,乙醇變為乙醚,是兩個分子脫一個水,乙烯是一個分子脫一個水。區別是一個分子間脫水,一個分子內脫水,從這種結構上,我們知道這是分子間脫水和分子內脫水的區別,這是很明顯的,大家要記住。不過不止這樣,在這種情況下,很顯然能看出生成乙烯的反應脫水更加徹底——也即是說,需要更加強烈的反應條件。」
「反應物和催化劑都相同,而170c的反應條件明顯比140c更加強烈,所以生成乙烯的反應溫度要更高。這是不需要死記硬背的內容。」
全班鴉雀無聲。
前排學生身體前傾,聽得全神貫注。陳圓圓在後面「臥槽」了一聲:「原來是這樣!我懂了!」
「然後今天這個單元的所有有機反應,都可以用類似的邏輯看,比如甲苯和苯酚的溴化反應。」鹿行吟說,「大家都知道要背的一點是,苯酚比甲苯更加活潑,然後……也因為有機部分名詞太多,容儀記混。所以我們可以想一想,為什麼苯酚比甲苯更加活潑呢?」
他寫出了這兩者的化學結構式,「看一下官能團。」
蔡靜出聲了:「苯酚是苯環連線一個羥基,甲苯是苯環連線一個甲基,類比一下水和甲烷的性質,水顯然比甲烷更活潑,所以苯酚比甲苯更活潑。」
(本部分學習邏輯參考內容-化學科普博主孫亞飛)
「好複雜。為什麼要想這麼多……」底下開始有人小聲嘀咕。「我背下來不就行了。」
「那你別聽,你去背。」一個女生懟道,「二十多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我反正很難記下來,這次記下來了,下次可能還會記混。」
「就是就是!」一片附和的聲音,下面的人認真聽著,甚至不知道該怎麼抄筆記——鹿行吟所講的,的確是最簡單也最淺易的邏輯!
他們漸漸發現,鹿行吟的風格就是謝甜的風格,他完全把謝甜那種理解式的、框架式的東西復刻了過來,讓很多零碎雜亂的東西,變得有序且富有邏輯,直接省去了大量需要反覆記憶的內容,也直接避免了在記憶上混淆的這種情況。
27班學生認真聽著,他們從來沒有覺得化學這門學科這麼清晰簡單過——在這之前,不僅27班學生,全年級不少平行班學生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