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有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琅沉默不言,已然被他的話深深打擊,不復自信。
靜楠聽不懂他們交談的內容,但能感受到馬車內不大友好的氛圍。
「不欺負哥哥。」稚嫩的聲音打破寂靜,小孩努力維護林琅,對荀宴重複了遍,「不欺負。」
她認真的神情頗為可愛,荀宴並不生氣,抬手對小孩一招。
看得出靜楠猶豫了下,還是乖乖走去,被摸腦袋,又道:「不欺負哥哥。」
「我是什麼?」荀宴低眸,輕聲問她。
小孩呆了呆,這一瞬間,腦海中浮現出途中荀宴教她認字的回憶。
「荀宴」二字的形狀和讀音都已被她牢記,起初靜楠叫著「宴宴」,被糾正後意識到,這也是「哥哥」。
記起來後,小孩軟軟喚了聲,「哥哥。」
荀宴嗯一聲,同樣認真對她解釋,「沒有欺負。」
靜楠看看他,再看看林琅,信了。
恰時,蹄聲一頓,馬車停在了荀府門前。
車內寂靜無言,林琅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麼,唯有微紅的耳梢透露些許心緒。
荀宴牽起小孩,帶她步下馬車,最後道:「我收下你,不是想要個只有些小聰明的苦力。多兩碗飯而已,我還不至養不起。」
言語很不客氣,卻讓林琅猛地抬頭,直直看向他的背影。
公子的意思他明白,不可止步於此,不可驕矜自喜。
他原以為,賣命便是對公子最好的報答了,但公子顯然不屑如此。
極力抑制住洶湧澎湃的情緒,林琅快步下車,緊跟而上。
荀宴歸府從不大肆宣揚,他身為小輩,本也無需迎接。
但鍾氏估摸著時辰,早已在正廳等候了。
鍾氏年四十有三,面上並不顯老,唇邊常含笑意,目光慈和,令人一見便不由心生親近。
她的身畔,跟著五歲的孫兒文澤,正安安靜靜地坐在凳上,一同等待小叔。
文澤好詩書,生來聰慧文靜,最崇拜的卻並非祖父荀巧,而是行事果決、文武兼備的小叔。
聞得動靜,小文澤按捺不住,跳下凳迎人,奔至門檻前又慢了腳步,矜持地停下。
見得小孫兒這番動作,鍾氏不由含笑,鼓勵道:「小叔不是答應過,回來後會第一個抱你嗎?」
文澤聽言,躍躍欲試地又進幾步。
腳步聲近了,他期待地抬首,果然見到了思念的小叔,隨即一愣。
小叔臂中已抱了個同他年歲相近的小孩。
最先注意到的,是小孩圓溜溜的腦袋和烏黑的眼睛,大約是察覺了他的目光,也低下腦袋看他。
倆小孩對視了會兒。
這是弟弟……還是妹妹?文澤遲疑地想。
「阿欒。」荀宴喚他一聲,將靜楠放下,轉而抱起了小侄兒,眸中浮起微不可察的笑意,「重了些。」
文澤糾正,「是長高了。」
眼下,他更關心的卻不是小叔了,落地後問道:「這是妹妹嗎?」
「阿欒覺得呢?」素來沉穩持重的小叔,給他留了個模稜兩可的答案,讓文澤眨了眨眼。
穿著粉色衣裳的,難道不是妹妹嗎?
文澤如此想,轉眼看見靜楠的腦袋,又不確定了。
荀宴轉身向鍾氏問安,「一別多日,讓母親擔憂了。」
「男兒志在四方,你行事從來有分寸,我並不擔憂。」鍾氏頓了頓,彎眉,「只是不由牽掛。」
若非要列個名次,闔府中,無疑是鍾氏在荀宴心中地位最高,亦最為親近。
她雖為慈母,但從不以關愛拘束兒孫,恰到好處的理解、從不越線的關懷,便是鍾氏養育兒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