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來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
“如果先生您說……”
“所忠的是那遠在許都的天子陛下,呵呵,在據的眼中,在那千百年後的後青史文獻中……”
“關於先生的記載,至多不過是一尋常換做荀文若的愚忠臣子罷了。”
“這樣的人,每逢朝代興亡交替之際,湧現出的不知凡幾!”
“長安之亂中殞命的王司徒算一個,對了,還有那十多年前,於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聯合王子服等人意圖謀逆,為我父所誅的董承亦可以算一個!”
“他們以忠義自詡,可結果呢?”
“他們死了!大漢衰頹依舊!”
“時人只知我父曹操之威名,又有幾人念及他們之所為?”
語氣稍作停頓,曹據繼續說到。
“如果先生說……”
“您所忠的是那四百年大漢社稷,是劉漢國祚,先生倒稱的不負漢之王佐之名!”
“只不過。”
“四百年大漢社稷和國祚,會認同先生您是漢之王佐嗎?”
“想來,它們是不會認的。”
“不光它們不會認,就是那包含當今天子在內,自大漢開國以來,承繼了大漢國祚傳承的二十九位大漢天子,亦不會認。”
“他們大抵會質問先生您一句。”
“既為王佐,緣何輔了那“漢賊曹操”成就了一番天下霸業,而於亂世中掘了大漢之基呢?!!!”
說到這,曹據的嘴角微微一翹。
“您說,若是高祖和孝武,光武皇帝再世,他們會如何看待您呢?”
一言開口,曹據道出了誅心之問。
而荀彧,也被他這一問,問的霎時間面色為之蒼白。
便是端坐著的身子,都猛然間不禁一顫。
“唰!”
倏爾之間。
荀彧抬頭凝視著曹據,他的嘴唇顫抖之餘,聲音無力的為自己爭辯道:“公……公道自在人心!”
“彧之所求!”
“但求無愧於心!”
起初,荀彧語氣還有些頓挫結巴,可在說到無愧無心的時候,其就像是自欺欺人一般,眸光越發的堅定了起來。
誰料。
就在荀彧話落,曹據狂放的笑聲響徹整個屋內。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好一個公道自在人心,好一個但求無愧於心。”
“先生這話,何其荒謬也!”
“在據看來,人心即是民心,是天下黎庶萬民之心!”
“這天下間的百姓所求的,是一個秉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官理念的王佐賢才;所希冀的,是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漢令君。”
“先生您不曾心懷他們,只心心惦念著對方今天子,對劉漢社稷的愚忠……”
“這等情況下,他們又如何能還您一個公道?”
說完,曹據沒有再咄咄逼迫下去,選擇了給予荀彧一定的消化時間。
至於荀彧……
此時他的耳邊迴盪著的,不是曹據的連番質問,而是那兩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至理名言。
在這兩句話的襯托下,他荀文若的一生所為就像是一個笑話:未能輔佐君主治世,下不能造福黎庶。
越是這般想,荀彧的心情越是沉重。
連帶著,其端坐的身子也變的佝僂了起來,不復先前的君子正直如勁竹。
約莫半刻鐘後。
屋內的沉默再度被曹據打破。
“亂世爭霸,不似逆水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