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也像一個踢一腳動一下的小球。
風風至今上過的兩個班,都是在幼兒園階段他自己選擇的,一個是輪滑俱樂部,這曾是他的最愛,他堅持了三四年;一個就是跆拳道,因為那時幼兒園的小朋友總是欺負他這個“新生”,他強烈要求學習一點武術“自衛”。上了小學,他沒上過任何補習班或是輔導班,有段時間他喜歡奧數,就買了本書自己在家看,自己學習。
相比望子成龍的家長,我對孩子的要求看起來有點微不足道。而且我也知道,他的身上也還有著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想,這些缺點和不足就如同我對他的要求一樣,只要在一定的可以被認可的範圍,我都不會太大驚小怪。
人不可能有完美的,包括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內,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一些不好的習氣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消失,而另外一些好的習性會變成讓他受益終生的因素。
不管怎麼樣,我願意和孩子一起成長,接受他的不足,糾正他的缺點,讓他能在成人之後,回憶童年的時候不會想到“苦澀”和“壓抑”這兩個也許會充滿很多人一生的詞。兒子一定不是最優秀的孩子,但我想他一定是個最快樂的孩子。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生還是不生,這是個問題(1)
夜深
歲的時候,我非常多愁善感,動不動迎*淚、情天恨海,加上我喜歡寫寫畫畫,私下裡便有了“林黛玉”的叫法。即使在家人的眼中,我也是過於浪漫、脫離現實。為此,活潑好動的假小子一樣的妹妹常常有點酸溜溜地揶揄我。不過,有一次我無意中看到了她寫給朋友的信,在信中把我描繪成“好像瓊瑤小說裡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孩子”,並且表達了對我的豔羨。
幾年過去了,現在想起來,我依舊會忍不住偷笑一下。之後卻是感慨無限:不管什麼性格的女性,都曾有過潮溼的青春和浪漫的幻想,對於剛剛展開的生命畫卷,充滿不安和期待。
但是,有哪個少女在對生命畫卷的展望中,會細細構想做母親這一重大的內容呢?反正我沒有。做母親這樣的內容太瑣碎、太世俗、太沉重了,它從來不曾在我少女的幻想中出現過,它被我縹緲的浪漫過濾了。
而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生育便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課題,擺在年輕夫妻的面前。
過去,生育、傳宗接代是婚姻的最重要功能。在避孕既不具備技術上的成熟,也不為大多數家庭所接納的情況下,生育是一件沒有選擇的事情,什麼時候生、生多少,女性只能聽天由命。在一些多子女的大家庭,兒媳婦與婆婆一起生產、坐月子,甚至兒媳婦伺候婆婆坐月子的事情,也並不鮮見。隨著避孕技術的發展以及婚姻與生育的必然關係逐漸走向鬆散,不少夫妻選擇不要孩子,成為“丁克家庭”(DINK,double ine no kids),即使沒有“丁克”的決心,也至少可以延緩生育的時間。
我25歲的時候結婚,在是否做“丁克”的問題上有躊躇,不過,對於延緩幾年再生育是非常堅決的。少女時候的浪漫雖然已經遭遇了世俗生活的衝擊,但是依舊不想完全就範:孩子什麼時候不能生,先讓我玩幾年再說!婆婆那時候已經被查出胃癌晚期,經歷了手術,然後不斷地做化療,身體狀況很不好,我很理解老人家急切見到孫兒的心情。不過,婆婆是個非常聰明又有涵養的女性,從沒有在我面前嘮叨,只是偷偷詢問兒子。而我早就把工作做到了前頭,所以,當兒子的便照本宣科擺出了客觀條件不成熟的諸多理由,比如沒有房子、沒有人手幫忙、他常年在外面跑等等。婆婆也便不再究根問底。
其實,我心裡很清楚,那些客觀條件的不成熟,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對生育的恐懼,擔心一個孩子的出現,把我的人生幻想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