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話裝高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到路邊吃了個晚飯。
吃的是什麼呢。
一兒些兒個兒老兒北兒京兒傳兒統兒小兒吃兒。
炒肝。老北京特色傳統小吃之一。以豬的肝臟,大腸等為主料,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
炒肝雖然叫炒肝,但材料其實是以豬肥腸為主,豬肝只佔1/3。
那為啥要叫炒肝,而不是炒肥腸呢?這就要從炒肝的起源說起。
清朝同治年間,前門鮮魚口衚衕的會仙居。
會仙居的劉氏兄弟哥仨,起先經營白水雜碎,但時間一長買賣並不景氣;哥仨商量著如何改進白水雜碎的做法。恰好當時《北京新報》的主持人楊曼青常常光顧北京小吃店,與劉氏兄弟很熟,知道他們的想法後,便給他們出主意:你們把白水雜碎的心肺去掉,加上醬色後勾芡,名字可不能叫燴肥腸,就叫炒肝,這樣或許能吸引人。如果有人問為什麼叫炒肝,你們就說肝炒過。
很難體現老北京人的精巧構思和包裝手段。
韓舟吃了口炒肝裡的大腸,肥肥的,有嚼勁,有葷勁,挺好吃。
肥腸這東西吃過的人都說好,不吃的人一輩子也不敢吃,可惜。
外國人從小不吃肥腸,長大了來中國也就不敢吃。雞爪也是這樣,多好吃的食物,浸在肉蟹煲的湯汁裡真是又香又糯,一輩子不吃太可惜了。
又品嚐滷煮。也是北京一道著名的地方傳統小吃,各種下水內臟的大雜燴。
它是將火燒、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買一碗主食,副食和熱湯都有了。
滷煮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滷煮火燒。地道的北京人估計沒幾個不知道滷煮火燒的。
熱騰騰一碗滷煮,火燒、豆腐、肺頭都吸足了湯汁,小腸酥軟味厚而不膩。
韓舟又要了一份米飯。
就著滷煮和炒肝吃,特別下飯。
其實,這些用豬下水做的所謂的”傳統小吃“,在舊時代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廉價食物。
誰吃得起肉願意去吃豬下水呢?大腸也就算了,豬肺、豬小腸這些真沒幾個人願意吃。
但畢竟底層人才是多數,等到天地改換,人民翻身當主人了,對這些底層食物的味覺記憶也就保留了下來。
加上首都的地位和富裕程度,這些被老北京視為身份認同、兒時記憶的食物,更是一躍成為”著名傳統小吃“了。
不吃,你就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