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快,他拿起了手機,撥了出去:“你不是說康納森說了,會壓住那篇論文一段時間,為什麼才過了半個月,我就看到這篇論文被髮表在了《自然》上?能否給我一個解釋。”
“對不起,弗蘭德先生,當時主編的確同意了暫時不會給對方回覆的,但您應該知道,康納森畢竟是主編,我沒資格去決定他的想法,更沒法去管他會怎麼去處理任何一篇論文的。”
“所以,你的意思是康納森當天就拒了稿子?好,很好,簡直是太好了,我會親自去詢問康納森的!我希望他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說完,盧卡森·弗蘭德沒給對面在說話的機會,便直接掛上電話。
他深深的吸了口氣,才讓心中那股子鬱氣消散了些,然而盧卡森·弗蘭德還不知道的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刺出的那一劍,可絕不止只是告訴他一個事實那麼簡單。
……
一般情況下,一篇優秀的數學論文沒有發表在數學類四大頂刊,而是發表在《自然》這種自然科學綜合性期刊上,大家可能只會感覺奇怪。
但這次寧為的情況略有些不同。
因為在不久前剛剛召開的da世界頂級計算機演算法會議上,備受關注的寧為60分鐘報告會最後二十分鐘回答問題那個環節,做總結詞時,寧為曾說過這麼一段話。
“我不知道大家能否聽懂這些,畢竟講得有些快了……如果大家沒聽懂其實也不要緊,關於這一塊的內容,我已經寫了一篇論文,並投稿到《美國數學學會雜誌》刊載後,大家可以對照著理解。雖然還沒稽核完成,但我有信心能透過的,起碼它幫我解決了實際問題。
這便也罷了,當時參會的近千名與會者,這會後將寧為在這次會上的那些經典語錄,還有讓人崩潰的解答過程,在網路上發得到處都是,其中可有不少恰好拍到了寧為那句話的。
更別提這種層次的大會,作為特邀嘉賓進行發言的都有影片留檔,寧為那二十分鐘解答過程本就被許多人反覆研究過。
所以天知道多少人等著寧為這篇論文在《美國數學學會雜誌》上發表後,準備好好把這篇論文研究一番。這其中許多還都是世界各大知名院校的學生。
如果寧為這篇論文最終沒能在《美國數學學會雜誌》上發表,最後也沒能在其他知名期刊上發表,其實可能會挺打臉的。但湍流演算法公測的巨大成功,早已經讓無數人忽略了這種可能性。
而現在,這篇論文真的沒能在《美國數學學會雜誌》上發表,甚至沒有在世界四大數學頂刊任何一個雜誌上發表,卻發表到了《自然》上,而且《自然》還在自己的官方推特賬號上發了這麼一句耐人尋味的話,頓時便能讓無數人感覺到其中有故事。
很自然的,當看到這篇論文時很多人開始透過各種渠道想辦法去求證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這篇論文沒能發表在《美國數學學會雜誌》上,難道是這種純粹的數學類期刊稽核要比《自然》更嚴?又或者嫌棄寧為那篇論文數學水準不夠?要不要這麼搞笑?
演算法本就脫胎於數學。
作為湍流演算法的開發者,用論文中的數學結論解決了演算法遇到的難點,這種優質的論文憑什麼不能在《美國數學學會雜誌》上發表?
抱有類似疑問的大都是各大高校裡年輕的學生們。
教授們不想討論這個問題,但並不代表他們不願意討論,從推特到臉書,很多人都問出了相同的疑惑。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康納森能感覺到這種壓力。
噹一聲聲的質問都匯聚到他身上時,這位《美國數學學會雜誌》的主編並沒有開口解釋什麼,只是跟往常一樣上班、下班,從來不會去理會那些質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