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頁 (第1/2頁)
張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洪承疇對清朝的大功,主要是在平定南明政權上。公元1646年,清王朝發布剃髮令,江南反抗四起,洪承疇臨危受命,就任兩江總督。他一改先前清王朝殘暴的鎮壓政策,提出以撫為主,在江南減免賦稅,赦免罪臣,穩定當地局勢,使江南的反清烈火很快被撲滅。與此同時,黃道周、金聲、夏完淳等抗清義士也慘死在洪承疇手中。因此汙點,洪承疇的母親與弟弟皆以洪承疇為恥,其母幾十年來拒絕與洪承疇相認。這以後,洪承疇受命總督南方五省糧餉,他多次減免賦稅,減輕百姓負擔,用抄沒前明官吏家產的方法解決軍餉問題。清朝最終平定諸路南明政權,離不開這位&ldo;後勤部長&rdo;的功勞。
因如此,在清朝建國的早期,洪承疇官運亨通,在順治年間,他是&ldo;太子太師兼東閣大學士&rdo;,是清朝歷史上第一位漢人宰相,其60大壽時,順治皇帝甚至親自到洪府祝壽,可謂榮寵之極。但清王朝統一全國後,洪承疇漸被冷遇。永曆政權滅亡的同年,就被解除兵部尚書職務,只保留大學士的虛銜,識趣的洪承疇急流勇退,以&ldo;目疾&rdo;為由辭官,從此淡出政壇,於公元1665年病逝。他死得極為幸運,因為正是他舉薦吳三桂鎮守雲南,最終造成了三藩之亂。如果不是死得早,吳三桂叛亂時,他也免不了株連。
【二】
《貳臣傳》裡的人物,不管是&ldo;甲類&rdo;還是&ldo;乙類&rdo;,無論生前身後,都是被世人唾棄的&ldo;叛徒&rdo;。唯獨有一個人例外,他雖然也歷仕兩朝,但大部分人卻對他極為諒解,甚至還有人把他看做耿耿忠臣‐‐祖大壽。
祖大壽,遼東寧遠人,明末名將,他的親外甥,正是放清軍入關的吳三桂。比起這位漢奸外甥,祖大壽從軍甚早,在投降清朝以前,他是橫掃遼東的八旗軍最難對付的對手之一。
祖大壽在天啟年間時,就在王化貞手下做過遊擊,真正得到賞識,是在孫承宗督師遼東時。擊斃努爾哈赤的寧遠之戰,他是袁崇煥的親信參將,對袁崇煥死心塌地,是關寧鐵騎的骨幹力量。袁崇煥督師薊遼後,祖大壽被任命為前鋒將軍。後來袁崇煥&ldo;被漢奸&rdo;,祖大壽起先一氣之下率軍回到遼東,在孫承宗的勸解下才重新回師救援,於解圍京城的戰鬥中身先士卒。在當時明朝軍中,他是出了名的作戰勇敢,且極重義氣的角色。
對這樣的角色,皇太極也極為欣賞。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的大淩河之戰,祖大壽受命在大淩河鑄城,皇太極親率大軍進攻,戰前就曾下令,務必活捉祖大壽。清軍在擊退明朝援軍後,將大淩河團團包圍,祖大壽在外援斷絕的情況下頑強抵抗,苦苦堅守數月,彈盡糧絕之際,祖大壽使用&ldo;詐降&rdo;之策,率數千殘部假裝投降,又&ldo;忽悠&rdo;皇太極說可以幫他勸降錦州守將,皇太極果然中計。祖大壽到錦州後,反而留守錦州,繼續和清軍作戰。直到十年後的松錦戰役,洪承疇全軍覆沒後,祖大壽堅守錦州,最終兵敗被俘。對這個&ldo;忽悠&rdo;過自己的人,皇太極格外寬容,再次極力招降。這次走投無路的祖大壽選擇了歸順,被委任為總兵,但他很快就以生病為由請求辭官。此後十多年,他一直以&ldo;總兵&rdo;官銜在家閒住,直到公元1659年病逝,終其一生,未給清王朝打一仗。
【三】
在《貳臣傳》裡,有今人評價尚不錯的祖大壽,有褒貶不一的洪承疇,還有一個人,降清之前的名聲,遠大於洪承疇,堪稱是明朝&ldo;楷模&rdo;一類的人物,降清後的故事,卻被後人演繹成一場笑話‐‐錢謙益。
錢謙益,字受之,江蘇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