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鰲拜為人,若論性格,可以說是一個&ldo;直&rdo;字。武將出身的他性格耿直,沒有文官的虛偽,且性格極為倔強,如他戰場上不畏槍林彈雨一般,政治上的風雨他也無所懼。多爾袞的多次打擊未讓他屈服,始終對順治母子忠心耿耿。在日常工作中,他也儘是武將的專斷作風,對皇帝說話,爭辯到激烈處都粗聲粗氣。比如公元1659年,南明鄭成功兵臨南京,順治皇帝欲南下御駕親徵,鰲拜認為不可,爭辯到激烈時,竟然拽住順治皇帝的衣袖咆哮。孝莊皇太后聞知後卻不惱,反讚嘆說:國有直臣,乃社稷之福。
公元1661年,在位18年的順治皇帝去世,年僅8歲的皇三子玄燁即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鰲拜被任命為四位輔政大臣之一。他的個人榮耀到達了頂點,命運也從此時開始轉折。
【三】
康熙初登基時,鰲拜只是四大輔政大臣裡排名最末的一個,但很快他就權傾朝野,成為其中勢力最大的一個。原因很簡單:四大輔政大臣裡,索尼年老多病,早早退休;遏必隆性格懦弱,凡事忍讓;蘇克薩哈是當年多爾袞的黨羽,因此無論是施政能力還是信任程度,無人出鰲拜其右。
鰲拜之所以會漸漸遭康熙厭惡,並非&ldo;飛揚跋扈&rdo;這麼簡單。事實上,鰲拜是栽在了兩個歷史遺留問題上。
第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是清朝鑲黃旗和正白旗兩大勢力的矛盾,這兩旗之間矛盾由來已久,從努爾哈赤創立八旗的時候就存在。皇太極去世時,正白旗擁立多爾袞,鑲黃旗支援豪格,一度險些火併。到鰲拜輔政時,他的政敵蘇克薩哈就是正白旗。現在有許多影視劇把蘇克薩哈說成&ldo;主持正義&rdo;的能臣,而事實上,此人是清朝官場上出了名的&ldo;牆頭草&rdo;,多爾袞當政時他死命效力,順治親政後又主動投靠。在當時,他與其他3個輔政大臣都有矛盾。因此在3人構陷下,蘇克薩哈被定了24條大罪,康熙起先不允,鰲拜又拿出&ldo;直臣&rdo;作風向康熙咆哮,逼得康熙不得不讓步,將蘇克薩哈處死。從此開始,鰲拜在康熙的心裡&ldo;掛了號&rdo;。
第二個是歷史遺留問題,是清朝初年開始的圈地運動。清軍入關初期,為激發眾將積極性,頒布了&ldo;圈地令&rdo;,大肆圈佔土地,導致中原大批農民流離失所。到康熙當政時,為恢復發展經濟,要廢除圈地政策。鰲拜是圈地政策的維護者。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反對圈地,鰲拜深以為恨,羅織罪名將兩人處死。至此,鰲拜黨羽遍地,獨攬大權,已成康熙的眼中釘肉中刺,殺死鰲拜,不僅僅是掌權的需要,也是康熙調整內外政策,穩定清王朝統治的需要。鰲拜之死,不可避免。
說到康熙計除鰲拜,除了歷史上津津樂道的安排十幾個少年在皇宮中擒拿外,康熙實際上還做了其他準備。比如康熙將愛新覺羅家族、鈕鈷祿氏家族、赫舍里氏家族合兵,結成反對鰲拜的統一戰線。鰲拜入宮當日,索尼之子索額圖調任皇宮侍衛,早帶兵埋伏在外面,即使十幾個少年捉不住鰲拜,他也插翅難逃。然後,才是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五月,鰲拜入宮覲見,被康熙手下十幾個少年衛士擒拿,然後定了30條大罪,一年後死於獄中。想當年鰲拜在四川鳳凰山擊斃張獻忠,立下不世之功時,曾高聲放言:天下有誰可擒我。他萬沒想到,擒他的方式,竟是陰溝裡翻船。
第二十八章 清朝火器大師戴梓
清朝中後期,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面對先進的西洋火槍火炮,昔日橫掃天下的大清&ldo;八旗勇士&rdo;們竟然不堪一擊。從鴉片戰爭開始,是接二連三的敗仗。慘不忍睹的戰鬥過程,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無不讓國人深恨。曾經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