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晏嬰不但很硬氣,而且很有頭腦。崔杼當權的時候,大肆誅殺前朝舊臣,他甚至命各大臣到太廟盟誓,表達自己的忠心,凡是拒絕的就當場殺掉。當天在晏嬰之前,因為拒絕向崔杼效忠而被殺害的大臣,竟然有80多人,輪到晏嬰了,他卻全然不懼,慨然說:&ldo;我只向國君效忠,凡助紂為虐的,一律不得好死。&rdo;大庭廣眾之下,這等於是向崔杼公開宣戰了,氣得崔杼拿著劍頂著晏嬰的胸膛,逼他屈服,晏嬰卻不慌不忙,說&ldo;就算是利劍穿胸,也不能改變我晏嬰的志向&rdo;,說罷拂袖而去。當時的崔杼,真動了殺晏嬰的念頭,之所以不殺,主要因為晏嬰在齊國民望太大,殺了恐怕引起反彈,雖然如此,在晏嬰離去的路上,崔杼依然派人跟蹤,看晏嬰有什麼反應,當時晏嬰的車夫曾建議晏嬰快馬加鞭,離開是非之地,晏嬰卻說&ldo;如果我們走得很急,敵人一定會認為我們心虛,到時候災禍就來了&rdo;。果然,見晏嬰一路不慌不忙,不明虛實的崔杼始終不敢動手。崔杼之亂,齊國被殺的大臣累計有200多人,晏嬰卻能獨活下來,殊為不易。
齊景公在登基之前,就知道晏嬰的賢名,然而在崔杼的威逼之下,自然不能重用。何況晏嬰雖然名氣大,但是他手裡沒兵沒錢,根本無法和崔杼抗衡,但晏嬰手裡,卻有一樣崔杼沒有的東西‐‐人心。在齊景公的授意下,晏嬰表面上被遠派到東阿當地方官,看似不掌權,其實卻躲過了崔杼的耳目,之後主動出面,聯絡各路忠誠於齊國國君的宗族,在崔杼的眼皮底下,一個&ldo;反崔統一戰線&rdo;的暗流,就這麼形成了。
可僅有一個晏嬰,顯然是不夠的,為了奪權,齊景公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借力打力。
崔杼之亂,在歷史上被稱為&ldo;崔慶之亂&rdo;,這裡面的&ldo;慶&rdo;,就是崔杼的盟友兼幫兇‐‐慶豐。
在崔杼殺害齊莊公的政變裡,慶豐只是個幫兇,他和崔杼一樣,是齊國計程車大夫,因為不滿齊莊公對慶氏家族的壓制,因而夥同崔杼叛亂。但這個人是一個和崔杼同樣有野心的人,叛亂成功之後,崔杼一手遮天,招惹了眾怒,慶豐則躲在暗處,靜等著崔杼犯錯誤,他就像一隻躲在暗處的黃雀,在這場權力遊戲中,靜等著時機的到來。
慶豐的野心,齊景公也感覺到了,這人和崔杼並不是鐵板一塊,所以在晏嬰走後,齊景公對慶豐極力拉攏,並且曾經允諾慶豐,只要除掉崔杼,你就是齊國的重臣。偏偏崔杼自己內部也出問題,崔杼能夠得勢,他的左膀右臂就是兩個兒子崔成和崔疆,但在崔杼大權獨攬後,兩個兒子偏偏反了水,都想當崔杼的接班人,結果自己打了起來。眼見後院起火,崔杼無可奈何下,只好請慶豐幫忙平叛,大好機會慶豐怎麼會錯過,打著替崔杼平叛的旗號,慶豐派兵襲擊了崔杼家,把崔杼一家人殺得乾乾淨淨,引狼入室的崔杼,在悔之晚矣後,也不得不含恨自盡,就這樣,齊國的大權,從&ldo;姓崔&rdo;變成&ldo;姓慶&rdo;了。
但得勢的慶豐並不知道,從他和崔杼自相殘殺開始,他就已經註定了失敗。崔杼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崔慶兩家同氣連枝,是鐵板一塊,現在這個聯盟破裂了,齊景公是不會甘心做傀儡的,拿他開刀,也就是早晚的事情。
而這時候的晏嬰,也為齊景公找到了一個生力軍,那就是後來&ldo;田氏代齊&rdo;的主角‐‐田桓子。雖然以後是仇人,但這時候面對崔慶的專權,田家卻和國君一樣是統一戰線。田家不但有自己獨立的武裝,還有富庶的經濟,這一切都足夠改變雙方的力量對比。公元前545年,在晏嬰的串聯下,齊國大家族公孫氏與田家合力,趁慶豐外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