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第1/2頁)
o白野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玄原:&ldo;……?&rdo;
玄原:&ldo;那譚思……?&rdo;
&ldo;他已經不是我的作者了。&rdo;
那一剎那,玄原似乎整個人都放鬆下來,打量了莊墨兩眼,神情變得古怪。他有點惱火剛才太感情用事,一定被姓沈的看穿了,他會覺得自己對譚思很介意。
……他當然對譚思很介意。
畢竟,到第二年,他的作家榜榜首位置就被譚思搶去了。
玄原始終覺得自己沒有趕上好時候。他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物,他之前是傳統文學,他之後是網路文學,這導致他制霸文壇的時代太短了,也導致他不屬於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題材,變成了時代更迭的犧牲品。在他坐上作家榜榜首之後的那一年,紅點崛起,一大批網路作家像是大爆炸之後的超新星,吸引了大眾的注意力。實體書也受到了網文的影響,變得愈發輕浮快餐。不久之後,譚思出現了。
玄原是個極其高傲的人,一開始對譚思不以為意‐‐事實上他對任何人不以為意。他對自己的才華有完全的信心,畢竟那是有目共睹的東西,拿別人與他相提並論,那簡直是不自量力。在他看來,譚思的文字很白爛,他似乎完全不追求文字上的美感,只圖把事情說個明白。譚思的劇情也十足獵奇,試圖用廉價的噱頭喚起讀者的好奇心,勾引他們翻開第一頁書就看到結尾,而到結尾他依舊什麼也沒說,好勾著你買下一本。除了編得跟真的一樣,玄原看不出來譚思有什麼過人之處,而編得跟真的一樣是廁所文學的過人之處。總之,玄原覺得寫《永夜之都》的譚思未免有些缺乏追求。
然而,就是這本他看不上的《永夜之都》,首印30萬冊,當年銷售過百萬冊,導致圈子裡到處都在議論他的事。&ldo;他是個講故事的天才。&rdo;人人都這麼說,臉上洋溢著發現新大陸的喜悅。那些曾經對他笑臉相迎的編輯,如今也全跑到譚思那裡奉承去了。舞藍甚至要他學學譚思的寫作手法。這對玄原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恥辱。雖然他內心深處明白舞藍是為他好,即使自己天賦過人,那也只代表著成長率比較高,他在寫作一道上如果要想走得更遠,就不能放棄學習‐‐但那也絕對不是學習譚思。譚思是個什麼東西?他玄原跟四海縱橫一起揚名立萬的時候,譚思還不知道在哪兒呢!玄原懷抱著這種高傲的蔑視,決定對譚思視而不見。
玄原不出席有譚思在的任何場合,拒絕與譚思一道參加《新繪》的筆會,最嚴重的時候,玄原甚至不許別人在他面前提譚思的名字。他依舊在寫他的十洲三海系列,然而只要他一放下筆,停止了閉門造車,就會發現哪兒都是譚思的痕跡。雜誌樣刊的封面寫著他的名字,路過書店最顯眼的位置擺著是《永夜之都》壘成的紙質迷宮,刷個微博都是《永夜之都》的同人畫稿,連開啟讀者群,群裡也儘是在討論《永夜之都》的劇情。譚思好像無處不在。整個世界好像都在圍著譚思打轉。人們就當他這個天下第一死了一樣,他辛辛苦苦寫了那麼多年的十洲三海,還沒結尾就被人們丟盡了故紙堆。
那一年玄原徹底崩潰了。人們不停地拿他倆作比較,用他的年紀大、設定老套、咬文嚼字、節奏沉緩來襯託譚思的年輕、新奇、質樸與懸念叢生。玄原明白當他走到了頂峰,就不得不開始走下坡路,而他的下坡路未免來得太快了一點。他的後繼者又太過顯眼,在譚思的光芒下,他彷彿從來沒有著名過。他苦苦思索一條出路,因為他既不屑於競爭,又對競爭的結果感到懼怕。他只希望以一種體面的方式退出競爭,讓這場競爭因為缺少弱者而成為懸案。他關在自己的房間裡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