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緊接著,炮塔底部圓心部位,位於戰艦最底層的藥庫接到“二號裝藥”的命令,四個用白色絲綢包裹的300毫米標準藥包,被藥庫中兩名海兵接力送入藥庫南側縱向垂直送彈井對應的翻鬥,翻斗轉動,四個藥包被送入到掛在垂直提升機的藥箱,並且將藥庫與垂直提彈井隔離開,隨著垂直鋼索的轉動聲,藥箱跟著彈箱傳送到上一層的彈庫口,早就接到“兩發穿甲彈”命令的彈庫海兵們,在環形的彈庫內,一發發炮彈分層貼邊,按照彈頭朝內的方式橫臥存放,將最遠處的兩發通體黑色,頂端塗抹著白色標記的穿甲彈,利用彈庫頂端的機械夾,將炮彈轉到小推車上,而後迅捷的送入垂直送彈井中升降機中的彈箱,垂直鋼索繼續轉動,觸碰到頂端的防火門,位於炮塔底層的炮手接到訊號,兩人在兩側快速向外開啟75毫米厚裝甲防護的防火門,跟在後面的兩名炮手將垂直升降機中炮彈和裝藥箱,從鋼索上推入環繞底部炮塔一圈的環形軌道,也就是從垂直運動轉為水平運動,然後將左手邊兩個空彈箱和藥箱推出炮塔,接上垂直鋼索,抓著防火門的炮手快速將防火門關閉。
此時,第二層炮塔中兩發炮彈已經被打出去,兩門主炮正緩慢歸位到四度的裝彈姿態,底層炮塔環形軌道上的炮彈和彈藥被底層炮手們分開順時針推送到兩門主炮炮膛外側的送彈孔上,炮彈在第二道垂直鋼索帶動下,提升送入炮塔第二層的炮膛側面。
在兩名炮手合力推動下,炮彈滾入炮膛後方與炮膛平齊的送彈槽內,站在炮膛後方的兩名炮手,手持頂端纏滿棉紗的木棍,大吼一聲,合力將343公斤重的炮彈推入炮膛,緊接著兩個各重35公斤的藥包也被傳送上來,炮膛側面的炮手順勢將藥包推入送彈槽,炮膛後方的炮手同樣將兩發緊挨著的藥包推入炮膛,然後合力將送彈槽向後摺疊,給主炮開火後的炮管回縮留出空間,並且大吼一聲“裝藥完畢”,隨即兩人跨步站到炮膛側面,這時,站在炮膛邊的第五名炮手同步迅疾上前,將螺紋式炮閂歸位逆時針旋轉鎖定,然後對著炮塔側面的傳聲筒大聲吼道“右炮準備完畢”,緊接著左側對應位置的炮手也吼道“左炮準備完畢”。
說起來事情很多很繁瑣,不過在近二十名炮手分工配合下,從接到彈藥命令,到裝彈完畢,也就花了不到一分鐘時間,尤其是在主炮急速射擊時,炮塔底層會預先備好三至五輪開火所需的炮彈和發射藥,因此在緊急情況下,加上炮膛裡的炮彈,300毫米的主炮也能打出三分鐘六輪急速開火。
不過這樣一來,炮塔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證,相當於在不大的炮塔內,儲存了10枚炮彈和對應的發射藥,一旦炮塔被擊中打穿,很有可能導致整個炮塔殉爆,如果運氣不好,防火門沒有關閉或者被打穿,就不是單座炮塔的事了,底層儲存的300餘發大口徑炮彈和更多數量的發射藥包,甚至有可能將全艦炸燬。
接收到炮術指揮所下達的射擊諸元,瞄準手再次調整炮口方位和俯仰角,等待炮長的開火命令,如此迴圈往復,直到打中對手,或者是被對手打中。
炮塔中的炮手們分工合作,忙的汗流浹背,炮術指揮所中同樣忙碌不堪,與漢陽級裝甲巡洋艦相比,廬州級戰列艦的炮術指揮所更大,裝置更多,用於主炮射擊的12米光學測距儀,尉官們不斷微調視野,將遠在9千米外的目標上下影象穩穩的合在目鏡正中間,然後迅速報出目標方位和距離,8米備用光學測距儀則在傳統桅杆觀測手配合下,快速定位彈著點與目標間的距離方位,與傳統戰艦相比,桅杆觀測手的作用越來越弱,已經從引導炮擊、目測彈著點等重要職能,逐步轉化為承擔遠距離發現目標、觀測雙方彈著點這些比較粗獷的任務。此時位於炮術指揮所中測距儀南側的火控儀邊上,士官們在中尉組長帶領下,圍著操作檯不斷微調方位角和距離,並且根據前一次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