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第1/3頁)
[英]葛瑞姆·漢卡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樣,我們就可以比較圓滿地解釋中國怪異的天空崇拜的由來:一顆巨大的星球在地球某地上空存在過一段時間,古人把它稱為&ldo;天&rdo;,這個天與人類的生活曾有過密切的關係,因而被我們的先民當成神來崇拜。後來,這個被稱之為&ldo;天&rdo;的星球又遠離地球而去,取代它的是茫茫虛無空間。但原始宗教頑強的繼承性,並沒有因為空間的巨大改變而中斷,只是隨著歲月的流失,人們漸漸習慣於接受無形無體的虛空,怎麼也無法將原來的&ldo;天&rdo;與現在的天統一起來,所以形成了怪異的天空崇拜。
《西遊記》的作用吳承恩也隱隱感覺到了我們的這個假設。他在開篇寫到:&ldo;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醜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曆日: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生矣……故曰:人生於寅。&rdo;吳承思將天地執行假設成按十二地支執行的圓圈,到五寅交會時,天與地交合,生出人間萬物;等遠行到戌會之終,&ldo;則天地昏蒙兩萬物否也&rdo;;到亥會時,更是&ldo;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故曰混沌。&rdo;這裡,吳承恩沒有把天當成是虛空來描寫,而是與地一樣是兩個獨立執行的物體,只有到了一定的時候才會發生&ldo;交合&rdo;現象,就像哈雷慧星每76年飛臨一次近日軌道一樣,這裡已經隱含著&ldo;天&rdo;是星球的思想。我們認為,吳承恩的這一思想並非出於自己的想像,正像他的其它神話故事一樣,必定有深厚的民間傳說作為思想基礎,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在談廣意的中國古老民間傳說。
天‐‐月球
&ldo;天&rdo;既然是一顆曾離地球很近的巨大星球,那麼它究竟是誰呢?又到哪裡去了呢?
在我國西南瑤族地區,有一則古老的傳說:在遠古的時代,天上只有太陽和星星,卻看不見月亮。有一天晚上,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一個熱烘烘、七稜八角的月亮,它不圓不方,像一塊巨大的石頭,放射著毒熱的光。
月亮離我們地球38440公里,它的大小是地球的1/4,即直徑3476公里,這麼大一顆星球由於距離我們過遠,所以看上去像一個大盤子。1690年,當伽利略發明瞭天文望遠鏡後,人類才第一次清楚知道了月表地形的構成,月亮上有大大小小的環形山和山脈,還有很大一片平原(月海)。可瑤族的這則古老傳說裡,說月亮七稜八角,分明指的是月表凸出的山脈和各種環形山,這只能在離月球很近的地方才能觀察到,否則不可能有&ldo;七稜八角&rdo;的概念。另一方面,月球是個近圓的天體,可這則傳說卻說它&ldo;不圓不方&rdo;,這進一步證明,當時月球離地球近到讓人感覺不到它是圓形的程度。假如真是這樣,有推能否定我們的頭頂上不是山巒起伏的大地?如此,我們先民創造&ldo;不&rdo;和&ldo;吳&rdo;‐‐天字,不但有道理,而且是太形象了。
上古時的&ldo;天&rdo;就是月球,這便是我們的假設。大家試想一下:突然有一天,我們的頭頂上出現了一個直徑3476公里大小的天體,低得彷彿人一踮腳就能摸得著的程度,它遮住了天空和星辰,久而久之,它無疑就變成了人們眼中的&ldo;天&rdo;。由於這個東西太大,也離我們太近,那麼不論怎麼向遠方眺望,它總是和地相連著,這與中國&ldo;天地不分&rdo;的神話是多麼吻合!這樣一來,你不論從哪座山、哪棵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