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2/5頁)
片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一定優勢的,何況周圍的民眾對軍隊的支援可不是一星半點。附近民眾合計一千五百餘萬人,其中青壯年佔了四百萬左右,再分出二十多萬人負責協助軍隊遷移其他的婦孺,其他人等幾乎都用在協助軍隊上了。
我們知道,漢國的成年民眾都是具有準軍事訓練的預備役士兵,其他的不說,對命令的執行方面絕對是傑出的。因此原本軍隊需要做的後勤工作全部被移交給了他們去做。本來剛運抵戰場的坦克需要裝甲機修兵進行檢測才能使用,現在後方的坦克運輸專列一到,立刻就有人把坦克的武備進行了檢測,等到裝甲兵隨後到來的時候,已經能夠坐上可以作戰的坦克了。現在軍隊得以在最大限度的用於軍事用途之上。
如果希望把俄軍拖到自己的援軍到來,犧牲是不可避免的,主力師必須一支支地投入俄軍的側翼攻擊,逼迫他們轉向,藉以延緩他們的攻勢,但是這樣的裝甲部隊出去必然是有去無回的。
漢軍113師師長把美國人的一臺攝影機裝在了自己的坦克上,“這場戰鬥就讓世人看看吧,看看我們漢軍是怎麼樣打擊敵人的。戰鬥的全程你們都可以看到,直到這個訊號消失,屆時,請king親自為我們演奏一曲安魂曲。”他說著帶領自己的部隊出發了。
(李孝利“燭光”作詞終於完成了,而且跟著她將看到戰鬥的全程,後一首“安魂曲”的作詞工作也將在那時進行。從這個時候開始,李孝利更能理解king在漢國所做的工作了。)
第220章不落之城
軍方對付俄軍的戰術有很多,什麼佈設坦克雷啊,遠端火箭炮攻擊啊,空軍襲擊啊,打擊補給線啊,最終極的甚至可以用水淹這種原始的作戰方法。;但是這些在具有絕對實力的俄軍地面部隊面前能起的作用實在有限,唯一真正能夠讓俄軍不得不理會的方式就是這種成建制的自殺性攻擊。
第一次大規模攻擊後不久,人們隨著攝影機,看到了展現出來的是黑壓壓地一片俄軍裝甲部隊。由於是側面攻擊,必須具備突然性,漢軍採取的是伏擊作戰方式。在漢國,有很多位置可以隱藏許多輛坦克在戰場上可以不被敵方發現,這就是地利的結果。
俄軍的衝鋒箭頭已經過去了,到了中段,113師師長在坦克內開始播放“安魂曲”,這就是衝鋒的訊號。緊接著數百輛坦克同時開始播放“安魂曲”,然後從潛伏的掩體中衝了出來,向俄軍衝去,空中俄軍與漢軍的戰機、直升機早就打成了一團。俄軍無可奈何地掉頭迎擊,但是因為失了先機,已經有許多坦克被擊中起火。
在此時漢軍似乎偶爾還佔據了優勢,他們就這樣一邊開火,一邊欣賞著歌曲,衝入了俄軍的陣列。然而,在上空的直升機也拍攝到了這一情形,就好像一道清流注入了大海一般。二十分鐘後,在一陣劇烈的震動之後,坦克上裝載的攝影機鏡頭固定住了,再也一動不動了,但是人們還能聽到“安魂曲”繼續在播放,播放了很久很久。
這段影片透過網路迅速在全世界發放,在片段中的“安魂曲”終於停止下來的時候,首先從洛陽又開始演奏安魂曲了,一支曲子帶動了千千萬萬支“安魂曲”一起開始播放。此時洛陽城中的音樂會也因此而暫停了下來,整支樂隊改換成為了“安魂曲”的篇章開始做演奏。
正在等候列車的一名師長看完影片後,把手中的菸頭向地上一扔,“來,我們直接開著坦克去,不等火車了,這要等到什麼時候。”
一支支準備上前線支援的部隊沒有等候運送他們的列車,自行向前線開去,一場轟轟烈烈的支援大作戰展開了。
李孝利沉醉於“燭光”的作詞之後,立即迎來了在場激動人心的現場直播。這兩支歌曲的物件一個是民間一個是軍隊,但實際上是有關聯的。攜著解讀“燭光”之勢李孝利把“安魂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