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班三十六個小時執行,一個班兩個人,具體工作就是盯著地面發射站的裝置,保證微波功放的波束經過導波管之後正常送入發射天線,並以合適的角度發射到衛星的接收器上去。
這就要求地面值班人員要熟悉微波發射裝置的基本引數,不光要每隔兩小時記錄一次,還得在異常天氣的時候,能手動調節微波功放的發射功率,以便抵消掉大氣層中水蒸氣、雨滴、冰雪對微波的消耗。
衛星那個玩意沒有提高功率的本事,它只能轉發,說白了就是一面鏡子,你打上去的功率大,它轉發下來的功率就相應的大,你發射的功率不足,它轉發下來的訊號也就微弱。
一旦發現監測訊號功率過低,就得手動增加發射功率。增加多少呢?有幾個公式可以計算出來,加少了沒用,加多了微波功放裡的微波管損耗就大。那玩意賊貴,國內還生產不了,要從美國和德國進口,哪家都不便宜,一根就上萬美元。三臺互為備份的微波功放裡六根微波管,使用壽命是按小時計算的,而且它們的壽命曲線不是線性的,一旦超過正常值,立馬就直線下降。大功率發射一小時,等於在標準功率下損耗發射管工作壽命的十幾倍還多。
這時候就得靠地面站值班人員來掌控這個度了,既不能讓發射訊號過弱,還得儘可能的省著用微波管,手一哆嗦就是幾十個小時的使用壽命沒了。這恐怕也是地面站值班人員待遇好的原因之一,你要是整天扣扣索索的,值班人員心裡一鬱悶,說不定幾百上千美元就損耗掉了。雖然有值班記錄,還是兩個人一起簽字確認,但這種事兒根本無法避免。
除了加大發射功率之外,還有一個比較省錢的辦法,就是調整發射天線的角度去對準衛星的接收器。角度對的越準,功率接收的就越高,通常不是太極端的天氣,用這個辦法就能彌補功率消耗,不用去加大微波功放的發射功率。
不過這套程式執行起來難度也高,一旦把天線角度轉偏了,訊號瞬間就會丟失。光是電視訊號的轉播也倒沒什麼,大不了就是電視畫面突然停頓一下,或者是白屏一會兒。但股市的資料傳輸可受不了這個,那些資料都是很重要的東西,還是有時限性的,你這邊哆嗦幾秒鐘,人家那邊就抓瞎了。
更可怕的就是碰上國家層面有什麼重大的政治活動,比如說在某些重要的日子裡重要的領導人講話啥的。這些電視訊號是要向全世界轉播的,領導人身邊那麼多智囊、筆桿子廢了半個月時間才弄出幾分鐘的講演稿,每個字都是有其重要含義。你給停幾秒鐘?這可就不是工作失誤問題了,這是標準的政治事件,從部裡開始查,連部長都得挨批評。
光嘴上說重要沒用,洪濤第一次上站參觀完之後,立馬就明白這種其貌不揚的小公司為啥還要政審了。這個地面站居然是建在一個大軍營裡,整個一個小山的山頭都被削平了,從山腳進大門再到衛星站工作面,要經過三道圍牆四道崗。站崗的可不是武警,都是荷槍實彈牽著大狼狗的軍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