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教官 (第1/2頁)
安化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酒過數巡,大鍋裡用魚骨燉的豆腐上來。
王彥夾了塊豆腐吃了,讚道:“為著實是好物!雖然不是肉,卻勝似肉!”
王宵微笑。後世的素菜,很多就是用豆腐代替肉。而且豆腐燉魚,確實有特別鮮味。
連吃了好幾塊。王彥放下筷子道:“豆腐此物只是聽說過,卻不知道怎麼做。今天吃了才知道如此美味。小舍人,現在開封城中萬物騰貴,會做豆腐可是好事。不知能否教我?”
王宵叉手:“太尉說得太過客氣了。這又不是什麼難得之物。明日你派幾個人到我軍中,我讓人教就是了。此物需要石磨,我軍中石匠剛剛打過,依樣再打一副。”
王彥謝過。對王宵好感多了幾分。與王宵一樣,王彥軍中也缺錢。而且他萬餘人,想到外地買糧都不可能,只能等朝廷運來。沒錢的日子難過。王彥雖不至於跟王宵一樣窘迫,軍中生活卻不好。
說了一會閒話。王彥道:“現在已經夏天了。金兵北遁,我們本該過河,收復失地。可惜宗留守的身子不好,也缺過河的人才,只好這麼等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
王宵道:“太尉欲要如何?太尉大軍數萬,汴河不通,開封也難久住。”
王彥點了點頭:“是啊。我現在等著,留守聚起兵馬,渡河北上。如果不能,就難辦了。”
八字軍一萬多人,是真正的精兵強將,遠非其他軍隊能比。汴河淤塞數月,開封府人力不夠,宗澤也難指揮整個汴河沿岸各州,一直沒有疏浚。沒有江淮地區運來的糧米,開封人吃什麼?特別是在周圍被金軍破壞的時候。王宵這種幾百人的,可以自己想辦法,王彥不行。
聊了一會局勢,王宵和王彥都覺得不樂觀。可下一步到底要怎麼樣,還是要看宗澤。
宗澤老了,王宵知道,他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多。自己在開封府,說難聽點,就是在等著宗澤離去的那一天。宗澤的去世,將直接改變整個中國北方的形勢。
王彥很迷茫。他看得出來,宗澤已經很難堅持。下一步怎麼走,他不知道。與王宵不同,王彥是宋朝正規軍。八字軍是王彥在太行山招的義軍,但王彥自己一直都是官員。
喝了一會酒,王彥道:“聽說聖上有打算,要駐蹕揚州。揚州是繁華之地,江淮糧草也多,想來能落下腳步。若留守不測,我欲帶兵南下。以後,就看朝旨了。”
王宵沒有說話,只是靜靜聽著。這個年代的人,與自己是不同的。自己前世的教育,把趙構的行蹤動向說得很明白,明確指出了他消極避戰。所有人都清楚,要想抗金,靠趙構是不行的。現在的人可不同,他們所知道的是泥馬渡江的傳說,是趙構的天命不凡。他們眼裡,要想抗金,必須靠趙構。
王彥就是這樣。他對於未來的打算,很大一部分就放在趙構的身上。
對於此事王宵不想深談,談多了反而麻煩。
<center></center>
飲了一碗酒,王宵道:“留守不能堅持,開封府偌多的軍隊,不知要如何。”
王彥微微搖了搖頭,沒有說話。除了少數幾支軍隊,開封府的大軍實在難說的很。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宗澤在,這些人為義軍。宗澤不在,則散為群盜。
除了極少數的人,沒有多少人天生是反賊。措置得當,又能得人心,開封府的軍隊是可以成為官軍的。可除了宗澤,現在朝中哪有如此人才?歷史上他們散為群盜,很大的原因,是繼任者不行。在開封城裡這麼多日子,王宵和王彥都能夠看出來。
這麼多軍隊,必須要打仗,不打仗聚在一起會出事的。可惜今年宗澤身體不好,入了夏,大軍還是遲遲不動。現在開封城裡,人心浮動,天天有人鬧事。
說起這些,王宵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