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第1/2頁)
一語不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喂,什麼意思?什麼哪個人那個人的?到底說什麼?&rdo;
楊蓯兒已經快步而去,只剩下韓健在那摸不著頭腦:&ldo;女人真是善變的動物!呼,好疼。&rdo;
而此時快步似逃了一樣的楊蓯兒,匆忙走出很遠,才停下腳步,而她臉上仍舊難平惱怒之色。
&ldo;真是冤家路窄,這次糗大了。&rdo;楊蓯兒說著,連她自己都險些抓狂,很想找個地縫鑽。
跑去討問什麼無絃琴,卻不知道那就是小東王,她一直以為那只是小東王的一個幕僚或是朋友。
雖然楊蓯兒本覺得此人傲氣了些,但在處理東王府和南王府糾紛上,卻有急智,可算有才之人。但知道他身份之後,她就徹底對韓健改觀。
&ldo;說到底只是他一身紈絝之氣!&rdo;楊蓯兒下了定論。
&ldo;二妹,你先前去哪了,怎這般模樣回來?&rdo;楊蓯兒的兄長楊曳走過來,&ldo;父親剛與舅舅一同過來,快去拜見。&rdo;
&ldo;嗯。&rdo;楊蓯兒收拾了心情,隨兄長而去。
……
……
韓健雖然是今天的主賓,卻沒什麼特權,在皇宮裡,只有皇帝有特權,他也只能排隊入場。
韓健進殿的次序比較靠後,在他進門的時候,突然聽背後發出一聲冷哼,很渾厚的男子聲音。韓健轉身一看,卻是之前被他砸了兩次場子的老熟人,潘夫子。
潘夫子作為一代名學,本來來洛陽城只是為河東學派的書院做廣告,沒想到被韓健砸場,令他名聲掃地。他只能暫時留在長安城,希望透過一些公關活動來挽回形象,而禮部也邀請他這樣的&ldo;社會名流&rdo;來宴會,這一來,又跟韓健碰上了。
韓健刻意對潘夫子拱拱手,好像挑釁一般。潘夫子吹鬍子瞪眼的,礙於場合他沒發作。
&ldo;那個潘夫子,崔老先生認識不?&rdo;進門時,韓健問了崔明禮一句。
&ldo;不認識。&rdo;崔明禮道,&ldo;外地的什麼夫子,徒有其名。&rdo;
韓健點點頭,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文人相輕。
普通賓客進來都是自己拿了號牌找位子,而韓健作為小東王,會有禮部專人引他就席。韓健走到自己的案桌前才發現,自己這張案桌位置的安排,很不簡單。
韓健作為小東王,地位在身為四大王之末,因為除了他,東南北三王都是親王,而他是郡王,這不代表權力有高低之分,主要是皇家&ldo;親疏有別&rdo;,其他三個王都是姓楊的。他的案桌,在右起第一排的第二張,緊鄰的是南王的一張案桌。
一張案桌前坐兩人。南王楊洛川和南王府大將黃義成坐在右首,黃義成也是之前跟司馬藉有過節的黃烈的叔叔。
在南王這一桌之後,便是楊洛川的長子楊曳和二女楊蓯兒,韓健坐在案桌右邊位置,往右後方一側頭,便能看見楊蓯兒正惡狠狠打量著他。
除此外,西王楊平舉坐於左首。北王未臨,小北王楊科坐在左二一桌。
韓健想,這麼安排有地域考慮,東王和南王拒的是南齊,而西王和北王則在軍事關係上更近一些。還有一層關係,韓健料想應該是跟當今女皇所主導的,東王府跟南王府聯姻的事有關。
&ldo;兄長,跟你換下位子。&rdo;楊蓯兒見到韓健,便對楊曳說道。
&ldo;二妹,怎麼了?&rdo;楊曳抬頭看了眼走過來的人,見他一身行頭,便猜想到韓健是小東王。他再聯想到之前南王府跟東王府因為黃烈出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