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第2/3頁)
彥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漸漸地與其他勛貴之家往來就少了些,而秦大奶奶是隴州人,去年才嫁到京城,又是將門虎女,一直不大能融入秦家交際的圈子。說起這個,王氏就嘆了口氣,道:&ldo;我們王家世代都在隴州,父親兄長都從軍,只是當年父親對夫君一家有救命之恩,才會求娶我進門。夫君一家待我極好,只是秦家代代都讀書,夫君更是早早就考中了舉人,結交的也都是書香傳家的文人,每每有什麼宴會,我總是這般,只能一個人坐著。&rdo;
寧熹知道,本朝雖沒有崇文抑武的政策,可文人和武人似乎天生就有著分歧,便是沒有明面上的衝突,私底下也難免相互排斥。就像寧家,勛貴之後的包氏跟自詡的蔣氏一直就沒有互相服氣過,而像王氏這樣,滿秦家就她一個將門之家,恐怕更不自在。
到底才相識,王氏也只是這麼提了一點,兩人又說了會兒閒話,王氏到底忍不住,有些不好意思,道:&ldo;阿熹妹妹,能勞煩你陪我去一趟淨房嗎?&rdo;
寧熹瞧著王氏微紅的臉,原本以為王氏是在這種詩會、花會上不自在,這才明白過來,點頭一笑,道:&ldo;這有什麼,咱們一道去吧!&rdo;
王氏感激地笑笑,離開了水榭,才解釋道:&ldo;我自小在隴州長大,那邊在宴會上並沒有那麼講究。我出嫁之前,我娘特地叮囑我,京城不比隴州,凡事都要留心,尤其是到別人家做客,行走做事最好別落單。我那時不以為然,不過是上門做客,何至於這般,後來有一回有人家丟了東西,偏沒人能替我作證,雖說沒人指著我說什麼,可到底讓人不自在。&rdo;
寧熹倒是不曾遇到過這種事,不過出門在外,留心些也是好的,兩人隨意說這話,並沒有留意到前面的小丫鬟在岔路口猶豫了一下,走了寬一些的一條道。
淨房不算遠,寧熹兩個來回一趟也就花了一盞茶的功夫,可就是這麼短的功夫裡,水榭里居然就少了一大片人。寧熹在人群裡掃了一眼,見寧思坐在一個角落裡喝茶,走過去在寧思旁邊坐下,道:&ldo;這是怎麼了?人都到哪裡去了?&rdo;
寧思看了跟著寧熹坐下的王氏一眼,點了點頭表示打過招呼了,便答應道:&ldo;說是新得了上好的蘭花,都去看花去了,你們要是想看花,往那邊去就是。&rdo;說著拿下巴指了指西邊的方向。
寧熹看花寧熹還是感興趣的,但人家走了有一會兒了,若是半道上趕上人家回來,她是跟著一起回來還是自己走一趟,索性不去算了,當下撇撇嘴,道:&ldo;不去了,一朵花也沒什麼可看的。&rdo;
寧思側目看了寧熹一眼,道:&ldo;一盆花不能抱到這裡來看?非要請人過去自然有請去的道理,阿九,你幾時能長點心!&rdo;
寧熹這才反應過來,忍不住扯扯嘴角,原主是一隻小透明,別說出門參加宴席的機會不多,就算有,也沒什麼讓人算計的東西,所以還真沒遇到過什麼事。想到這裡寧熹忍不住嘆了口氣,她從小讓父母兄長寵成個傻白甜,但畢竟前世與這裡不同,眼界寬,她經歷的事情不多,瞭解的東西卻不少,可原主啊,那是真單純。
寧思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還是湊近到寧熹身邊,低聲道:&ldo;寧郡王世子,可不是隻有劉琰和劉蕖兩個女兒,何況劉琰跟劉蕖還不是一條心!&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