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曉林:動員會結束,父親給大家照了張像,這張珍貴照片留下了參戰全體連以上幹部的影像;那次戰鬥後,裡面許多同志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徐文伯(父親徐海東,時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伏擊部隊是24日夜裡12點冒雨出發的,雨越下越大,很快就鋪天蓋地傾盆而下。部隊戰士只著一身單衣,沒有雨具,很快被淋透,凍得直哆嗦。(筆者曾在九月中旬到過平型關,此時北京正值酷熱難耐的秋老虎季節,而落日後的平型關已經是寒氣逼人。)部隊在崎嶇山路上艱難前行,不時有人滑倒,但大家想到即將到來的戰鬥都非常興奮,情緒很高。父親這個旅剛過去一個團,山洪就下來了,還衝走了幾個戰士。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師領導決定,沒有過河的部隊不再強渡,留作預備隊,在白崖臺村隱蔽待命。經過4個多小時艱苦行軍,685、686、687三個團在拂曉前到達伏擊地點。
聶榮臻元帥在《首戰平型關》中回憶:我們的師指揮所設在溝東南邊的一個小山頭上,站在指揮所,用望遠鏡可以縱觀全溝。不知哪位有心的同志,當時給師指揮所拍了一張照片,從那張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和林彪的指揮位置。部隊部署完畢,我舉起望遠鏡朝師指揮所前側的山頭望去,看到部隊隱蔽得非常好,經過一夜風雨侵襲的戰士們,正忍受著飢餓和寒冷,趴在冰涼的陣地上,等待著戰鬥。
蘇曉林:當時我伏擊部隊都在喬溝南側,溝北沒有部署部隊。師領導很快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時間已經來不及了。便命令戰鬥打響後,第二梯隊同時出擊,越過公路,佔領對面山地,對敵人形成兩面夾擊之勢。聶帥提到的那張照片都說是父親蘇靜拍的,這與實際有誤。我父親拍的是在機槍陣地上背著斗笠的我軍射手射擊敵人的那張。而那張115師領導指揮平型關戰鬥的經典照片,是戰後從國民黨新聞局補拍的小電影中扒下來的。實際上照片中正在打電話的作戰科長王秉章因與國民黨聯絡協同事宜被山洪所阻,沒有趕上25日的戰鬥,而且照片裡面還有人穿著日本軍大衣,沒和日本人打仗哪來的軍大衣?
雨後的喬溝一片寂靜,八路軍指戰員在焦急地等待著一個歷史時刻的出現。
楊興桂(林彪警衛員):鬼子來了!我循著師長的視線看去,只見右前方出現了一個小紅點,慢慢地向前移動,後面黑壓壓一片,還聽見轟隆隆的馬達聲。紅點越來越近,我們的肉眼也能看得真真切切了。為首的高舉一面太陽旗,與太陽旗並排走著二十幾個尖兵,距離他們20米遠,是三路縱隊的日本鬼子,刺刀映著陽光,閃閃發亮。後面是好多輛汽車,也有拉山炮的大車,還有騎洋馬的,晃晃蕩盪的,蠻不在意地朝前走來了。
師長一動不動地看著鬼子先頭部隊走過去,我們的心繃得緊緊的,心想怎麼還不打呢?時間過了十分鐘,卻比一年還要長。當敵人的指揮車快接近老爺廟時,師長喊:&ldo;發訊號彈!&rdo;
&ldo;叭!叭!叭!&rdo;三發紅色訊號彈騰空而起。頓時,步槍、機關搶、手榴彈、迫擊炮一齊朝溝內猛烈開火。中國共產黨的鐵軍‐‐八路軍與日本侵略者的首次大戰,在平型關打響了。
楊秋華(父親楊得志,時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團長):父親這個團打響了平型關伏擊戰的第一槍。看到訊號彈,父親一聲令下,高地上的機槍、步槍、手榴彈一齊開火,迫擊炮也準確地在敵人汽車上開花,幾輛汽車立刻著了火,頃刻間公路上車撞車、人擠人混亂一片。
父親說,坂垣的21旅團還是很有戰鬥力的部隊。他們從懵懂中一清醒過來,其驕橫、兇狠、毒辣、殘忍的本性就發作了。指揮官舉著軍刀拼命地嗥叫著,躲在汽車底下計程車兵鑽出來拼命往山上爬